-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三讲习惯句式成分略习惯句式是古代经过长期使用而逐渐
十三讲:习惯句式、成分省略
一、习惯句式是古代经过长期使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相对凝固的机构。
二、几种常见的习惯句式:
1.(1)“如何、若何、奈何”、
A.做状语时,表示反诘。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为什么不再杀伤?)
B.做谓语时,表示商量和询问。
晏子问:“子将若何?”(您将怎么样?)
(2)“如(若、奈)......何”表示“把……怎么样、对……怎么样”
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单是一个薛居州,能把宋王怎么样?
奈若何?(对你可怎么办?)
(3)“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表示“怎么办、怎么样”
2.(1)“何(何以)......为”,“何”是疑问代词作状语,后面是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为”是语气助词,可译为“为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为什么辞行呢?)
(2)“何(奚、曷、安)以......为”,“以”是动词,有“用”的意思,译为“哪里用得着……呢?”“为什么……呢”。
何以伐为?(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何以假为?(怎么用得着做代理(的王)呢?)
3.“......孰与(孰若)......”
A.表示比较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项伯与您相比,哪一个年纪大?)
B.表示选择,经过比较,在两者之中舍弃前者,选取后者。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指坐等失败,哪里比得上讨伐他们呢?)
4.“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
(1)“不亦......乎”表示“不也是……吗?”、“岂不是……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不亦惑乎?(岂不是糊涂吗?)
(2)“无乃......乎”,表示“恐怕是……吧”、“不是……吗”)
无乃后乎?(恐怕是晚了吧?)
无乃太简乎?(不是太简单了吗?)
(3)“得无......乎”表示“该不会……吧”、“莫不是……吧”
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得无失乎?(莫不是错了吧?)
三、句子成分省略的原因。
四、几种常见的成分省略:
1、主语承前、蒙后和对话省略;
2、谓语省略
3、宾语承前省略
4、兼语省略;
十四讲:代词和句式
教学要求:
①熟悉古代汉语代词的概念。 ②认真学习古代汉语代词的概述。
③重点掌握“之”、“其”、“者”、“所”、“或”、“莫”,并相应掌握典型例句。
一、代词
(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一般做主语)、我、予(余)、朕(秦始皇后专指皇帝得第一人称,之前常用于尧舜的称呼)、台。
第二人称:汝、女、尔、若、乃、而、戎
第三人称:之、其、厥?[jué]?在古文里,作宾语的第三人称用之字表示。后来白话文兴起,用他字做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男性,也可以代女性及一切事物。五四运动前后,有的文学作品也用伊字来指女性,如鲁迅时期作品中就是如此。1918年,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指代第三人称女性。他还专门写了文章,名字是《她的问题》一时轰动全国。她字一出现,就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但却很快得到人民的承认、称赞,并被广为使用,各种字典也都收录了这个字,此事在当时文化界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刘半农创造了她字,结束了以往书面语言中第三人称的混乱现象,鲁迅高度评价刘半农的创造精神,说她字的创造是打一次大仗。之作为第三人称代词,只能做宾语其作为第三人称代词,只能做定语所以之和其严格地说不是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和介词“以”结合,组成介宾词组“所以”,用于动词前,表示行为的工具、凭借和行为发生的原因。
吾之所以距子矣。(用来对抗你的方法)
此其所以败也。(他们失败的原因)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来 )
E.所从、所为、所与、所由,行为发生的处所、目的与行为有关的人物、原因等。(p68)
(2)名词“所”,表示地方,处所。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表约数。
从弟子女十人所。 父去里所。
(六)或、莫
1、或,无定代词
A.肯定性无定代词,表示“有人”、“有的人”“有某事物”,只做主语。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B.或前面出现先行词,与先行词公用做主语。“或”指代其中的一部分。
宋人或得玉。(宋国人中有的得到美玉。)
C.用两个以上的“或”前后呼应,表示列举,指无定代词。,不“或者”解。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退却的士卒)
2、莫,做代词、副词。
(1)代词“莫”。否定性无定代词,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做主语。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没有谁)
善莫大焉。(没有什么)
(2)副词“莫”。做状语,表示否定。常用语祈使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