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论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网.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歌德论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                 (总第256期) 歌德论现代性 贺 骥 摘 要: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探讨了歌德对现代性的理解及其现代性批判。歌德认为, 现代指的是中世纪之后的机器大工业时代,他将这个新时代的特性概括为“快速”,快速指的是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现代人在竞争的压力下急于求成。他认为,快速的时代精神是由工业革命和 法国大革命造成的,不受限制的科技进步和迅速的工业化不仅破坏了大自然,而且损毁了人的精神, 导致了商业性的大众文化的普及和精英文化的衰落。凭借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本文还揭示了歌德 的现代性批判对后世的文化悲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的影响。通过对歌德的现代性观念的发掘和 对其现代性批判进行思想史上的梳理,本文填补了“现代性”概念史和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空白。 关键词:歌德;现代性;工业化;快速;慢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9.9 DOI :10.12002/j.bisu.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39 (2017 )02-0083-10 一、现代性概念及其内涵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研究已成为当代的一门显学。何谓“现代”?现代 指的是中世纪(476—1500 )之后的“新时代及其时代精神”。何谓“现代 性”?现代性(Modernität )指的是“现代的特性”。(Droskowski ,1980: 1806~1807 )西方现代思想家们对“现代性”作出了各自的解释和定义。 夏多布里昂在《墓畔回忆录》(1815 )中贬义地使用了“现代性”一词, 用它来指“现代生活”的平淡乏味,与之相对立的是大自然的永恒崇高和中世 纪过去的辉煌。(卡林内斯库,2015:44 )波德莱尔在《现代生活的画家》(1863 ) 一文中揭示了现代生活频繁的变化,将“现代性”定义为“过渡、短暂、偶然”。 (波德莱尔,2002 :424 )尼采在《瓦格纳事件》(1888 )一书中将“现代性” 确定为“颓废”,而颓废的症结在于权力意志的衰弱:“贫乏的生命、走向毁 灭的意志和极度的疲惫。”(Nietzsche ,1988:12 )本雅明在《拱廊著作》(1927— 1940 )中将现代性解释成快速变化的城市生活给现代人带来的接连不断的“震 [基金项目] 本 文 系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创 新 项 目“ 外 国 文 学 重 要 思 潮 研 究 ”( 项 目 编 号: 1 4 C A C 0 7 ) 的 阶 段 性 成 果 。 83 外国文学研究 惊体验”和快速反应机制。(王才勇,2012:54 )德国作家恩斯特• 荣格尔在《总 动员》(1930 )一文中褒义地使用“现代性”一词,他将现代性确定为“技术 统治”和运用技术手段与军事组织对社会的“全面动员”。(Böttcher ,1983: 567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性”的本质乃是“主体性形而上学”(即主体哲学), 其根源在于“技术座架”,即现代技术对大自然的控制和对人的奴役。(陈嘉明, 2001 :171~187 ) 厦门大学陈嘉明教授对现代性观念作了总结,他认为“现代性”是在启蒙 运动和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待现实的理性主义态度,其内涵包括:主 体性和工具理性、个人主义和自由观念、世俗化和物质主义、实利主义经济观、 进步观念、工业文明、技术统治、控制自然和他者以及透明的社会关系。(陈嘉明, 2001 :3~26 ) 陈嘉明教授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吉登斯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和 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等书均对“现代性”概念的来龙去脉作了 细致的分析,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但他们都没有指出歌德对“现代性”概念的 贡献。本文运用文本细读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力图探讨歌德对“现代性”概 念的明确定义,并揭示其现代性批判对尼采等人的文化悲观主义和对维利里奥 的技术悲观主义的启发和影响。 二、歌德论现代性:现代性即快速 歌德是最早揭示和批判“现代性”的思想家之一。歌德是一位具有持久创 造力的伟大诗人和富于洞察力与前瞻性的非体系思想家,其作品与思想具有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