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榕说岩茶-好山好水出好茶(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郁榕说岩茶-好山好水出好茶(上)

郁榕说岩茶:好山好水出好茶(上)   开栏的话 凡茶之产惟地利,溪北地厚溪南次。 平洲浅渚土膏轻,幽谷高崖烟雨腻。 这段出至清代名僧释超全《武夷茶歌》中的几句诗词,表明了古人很早就开始研究武夷山产地对品质的影响了。武夷岩茶口感变幻莫测,这主要是因为茶叶本身的内涵物极其丰富,而内涵的来源何在?对此陈郁榕老师一语中的地指出:“好山好水出好茶,精工细作出好茶。”那么这两句话又作何详解呢?本刊编辑为此对陈郁榕老师进行了专访,详谈武夷山好茶品质的成因。 正所谓名山出好茶,与其就茶论茶,不如先来认识一下它坚实的“靠山”……武夷山脉。 武夷山脉是福建的主要山脉,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也是东南沿海丘陵与江南丘陵的分界线,是我省闽江水系、汀江水系与江西潘阳湖水系的天然分水岭,武夷山位于闽、赣西两省之间。然闽赣两省共同拥有这座大山脉,可人们都知道武夷山是中国的名山之一,在福建省,它属于丹霞地貌。在这里,我们到处都可以看见幽谷、山间盆地、断陷盆地、依山附岩傍水、岩隙的茶园。 茶树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而环境中的每个因子都影响着茶树生长。武夷岩茶的品质之所以驰名中外,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分不开的。这一特定的自然条件包括地理地貌、水资源、光照、土壤、气候等条件,那么它们是如何影响茶树的生长呢?对武夷岩茶的品质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 问:什么是丹霞地貌? 答:丹霞地貌是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问:武夷山的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答:在远古的时代,武夷山脉及东南沿海广大地区便是个地壳运动相当活跃、碧波荡漾的内陆湖(也有资料显示是一片汪洋大海)。内陆湖四周的山地岩石经过漫长的风化,侵蚀而形成的大量的碎屑物,被流水带到湖盆一层一层地沉淀,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堆积成几百米甚至上千米厚的岩层,形成了坚硬的沉积岩。 由于当时气候炎热,在强烈的氧化作用下,碎屑物中的铁变成了红色的氧化铁,并在持续的沉积过程中扩散,将沉积物逐层染成红色。岩石呈现了从褐红、绛红、粉红橙色直到紫红的变化,人们称它为“红层”。 早第三纪末后,武夷山脉的地壳又发生运动,武夷湖盆上升,红层产生了一系列角度上的变化,逐渐形成单斜山、断块山。单斜山、单斜断块山再经长期的地貌发育,在漫长时间的流水、风化、重力崩塌等作用下逐步形成了武夷山脉中典型的红层地貌也称丹霞地貌。 问:武夷山丹霞地貌又可以细分为几种?每种地貌又分别有伺特点? 答:在地质构造上,武夷山主要由单斜断块山、桌状山、峰林地貌、柱状山等地貌。单斜山是由单斜岩层构成的山岳。单斜山沿岩层走向延伸,两坡不对称,一坡与岩层面一致,长而缓,称为单斜山的后坡(或构造坡);另一坡与岩层面近乎垂直,短而陡,一般是外力作用沿岩层裂隙破坏。 桌状山乃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常发育在近于水平或倾斜平缓的软硬相间的岩层分布区,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顶部覆有坚硬的岩层时,就会形成顶平坡陡的桌状山。 由于单斜山断块山的地质发育,陡崖绝壁分布较广,我们远远低望去在峰顶中有成片的常绿阔叶林和马尾松林,峰顶土层大约有120厘米厚,土壤层均为基岩半风化产物,这就是武夷山的峰林地貌。 问:那么这些地貌在武夷山如何分布?对武夷岩茶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一般来说,武夷景区内的茶园主要为单斜断块山构造区域,其中景区北部分布最广也最典型。我们在桂林、章堂岩、福龙岩、广宁岩等地的茶园,就可以看见有好几排的单斜山,它们相互平行,其间以谷地相隔开来。 桌状山以九曲南岸较为典型,分布也最广,像天游峰、大藏峰、虎啸岩周围的茶园都属于块状的地貌。其次,还有柱状的地貌类型,如玉女峰,玉柱峰。我们从慧苑穿过章堂涧谷地往南走,进入流香涧谷地,就可以看见玉柱峰山屹立在谷地之中,周边的茶园是玉柱峰茶园。 峰林地貌在九曲溪以南分布也较多,土壤层均为基岩半风化产物。在峰顶高崖上如果没有土壤为植物提供养分与水分,植物是不可能成活的,也形成不了这成片的峰林。 从正确的角度分析,这些地貌的形成对茶树的生长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其主要作用在于地壳的运动、火山爆发、岩层的风化等原因,岩浆喷发、流水沉积的过程带出了大量的有利物质,丰富了土壤基质,故才有利于茶树生长。 问:有山就有谷,隆起为山,低陷为谷,在武夷景区的茶园中,山与谷纵横交错。那么幽谷是如何形成的? 答:亿万年前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力,其分布并不是到处均匀的,因受力不均,各处抬升,崩塌、下陷的角度、高度、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