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氓用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经两首--氓用课件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当时人称为《诗》或者《诗三百》。 3.因为孔子把它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汉代儒家尊奉它为经典,所以称为《诗经》。 4.开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5.多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唱形式。 概 述 四书:论语 孟子 中庸 大学 五经:诗经 尚书 礼记 易经 春秋 按内容划分: “春观草木情, 秋看鱼虫乐。 暮唱赋比兴, 朝吟风雅颂。” 风雅颂 按艺术手法划分: 赋比兴 ——《诗经》“六义”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诗经》地位 《诗经》——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离骚》——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氓 卫风·氓 《诗经》两首 《卫风·氓》 学习目标: 1、诵读以体会诗之神韵。 2、鉴赏赋、比、兴的艺术效果。 3、在对比中把握女主人公和氓的艺术形象。 * 听读课文 * 字音:快速识读 氓: 蚩: 愆: 将: 垝垣: 载: 咎: 于: 说: 陨: 徂: 汤: 渐: 裳: 行: 靡: 夙: 咥: 隰: 偕: méng chī qiān qiāng ɡuǐyuán zài jiù xū tuō yǔn cú shāng jiān cháng xíng mǐ sù xì xí xié *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表达方式上看,本文属于什么诗? 2、诗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3、叙述的什么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50字以内) * 1、表达上看,属于什么诗? 2、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3、叙述的什么事? 答案: 1、叙事诗。(按表达分类:叙事诗、抒情诗、说理诗) 2、氓和“我” ,“我”——女主人公 3、女主人公讲述自己与“氓”从恋爱、结婚到婚变的悲剧故事。 * 朗读课文,品味感情 1节,追忆恋爱:读出缠绵和渺远的韵味。 2节,追忆结婚:读出忘情、热烈和幸福。 3节,议论性语句:读出劝告、警醒、无奈。 4、5节,婚变:读出低沉、哀怨、愤怒。 6节,决绝:读出刚烈、清醒。 * 探究 1、本诗中主人公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试结合诗句分析。 2、本诗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情感?试结合诗句分析。 人物形象小结: 女主人公: 氓: 始乱终弃,薄情寡义,看似忠厚老实,实则暴躁无情,不负责任。 体贴、善良、痴情 勤劳贤惠,任劳任怨 坚强 本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婚前与婚后 痴心女子与负心汉 景物描写(年轻美貌与年老色衰) 1、对比 2、比兴 3、赋 学海拾贝 对比:是把两个同类的对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突出他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从而加强情感表达的形象性。古代诗人在创作时经常通过对比表明自己对事物、对世界的喜恶或憎悯。 例一: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例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比兴(三、四节) 结构上:①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②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和过渡作用。 内容上:①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相应地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不过,也不妨理解得宽泛些,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如同女主人公和“氓”之间情意浓密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景象,则如同两人感情枯竭时。②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 讨论: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造成其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1、士之变心说 2、年老色衰说 3、社会制度说 一夫多妻、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不平等地位。 我如果爱你—— 绝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