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及对策 2016051264 公司治理结构又称公司治理或法人治理结构,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与控制的体系,它规范了董事会、股东会、管理人员的行为制度。这种制度安排中规定了企业所有权、控制权、剩余价值索取权的分配问题以及企业风险承担问题。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前提及产物,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稳定发展。由于中国国有企业的特殊发展历程,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的必由之路。 一、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产生 1、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方式 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根据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及股权的集中程度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一种是股权分散的英美模式,它主要依靠的是外部市场的治理;另一种是股权集中的日德模式,它主要是依靠大股东的内部治理。股权分散的主要优点是能利用资本市场的灵活性,激励和约束,利于实现企业和产业的重组。股权分散的主要缺点是,可能会使经营者由于过分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视企业长期投资和经营管理,同时也不利于股东、员工以及供应商等与企业结成长期利益关系。股权集中的主要优点是大股东积极高,并且他们有能力监督企业经营,从而可以解决分散股东在监督经营上的搭便车现象,形成内部人控制现象,使经营者集中精力从事长期经营。这两种模式各有优点和缺点,很难评判或者确定哪种模式更具有优势。 2、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绩效 代理问题(Agency Problem)是指由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加上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代理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目标函数而委托人难以观察和监督,从而出现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又称为委托代理问题。由于现在公司的所有者(股东)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全部直接参与到公司的治理,就必须雇佣职业经理人进行代理经营。经理人的目标是个人收益最大化,而股东则希望所有者权益达到最优。应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当经理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股东利益时,公司治理就会出现问题。只有两者达到一致时,代理问题才会解决。 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现有研究公司治理结构的文献,主要从我国公司制改革的背景、现有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对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有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该问题。邓伟锋(2017)从股权结构角度分析了现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的学者从所有权、经营权和产权方面梳理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还有的学者从股权结构问题、董事会问题管理层治理问题等方面剖析了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问题。结合现有学者的观点总结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有股权控制权不明确。集团公司、国资局、国有资产经营或控股公司、行业主管部门、财政局等国有股东并非是最终的财产所有者,只是国有资产的代理人。他们并不拥有索取其控制权使用收益的合法权益,当然也不承担其控制权使用的责任。这种情况使公司委托代理关系不是一种财产所有者与法人所有者之间的关系,而成为一种政治功利和经济目标的混合体。 2、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存在过多的关联交易。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上没有实现三项分开,控股股东以此控制或操纵上市公司,大量侵占上市公司资源,这便是大股东“掠夺”上市公司现象。 3、产权主体单一。从公司治理结构产生的历史和逻辑来看,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产权主体的单一性导致了国有企业股权过度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结构畸形发展,即使在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中,不能流通的国家股与法人股也占到了3/4以上。我国公司股权的高度集中,必然会诱发种种弊端,造成上市公司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妨碍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大量国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使公司控制权市场难以形成。 4、“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内部人是指企业内部的事实上或法律上拥有企业相应控制权的经理人。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由于股权分散,股东很有可能会失去控制权,企业被内部人,即经营和管理者所掌控,造成“弱股东,强管理层”现象。“内部人控制”就不可避免,其突出的表现在于过分的职务消费、信息披露不规范、短期行为、过度投资和耗费资产、转移国有资产、置小股东利益于不顾、不分红或少分红、大量拖欠债务等。 5、经理人员激励与约束“双重软化”。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虽然实施了公司制改革,但其高层经营管理人员仍然是由党的组织部门任免的,或对其任免具有决定性影响力。因此,上市公司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基本上沿袭了改制前的模式:软激励与软约束同时并存;行政上的“超强控制”和产权上的“超弱控制”同时并存。 6、新老“三会”矛盾突出。在“老三会”中,核心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