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科学养鱼内容.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科学养鱼内容

科学养鱼 想要提升鱼肉的质量,就要生态养鱼,节约一部分成本,有能提高鱼肉质量,增加收益。那么怎么样再是生态养鱼呢?所谓生态养鱼就是在同一水体中进行多种鱼类混养,既是投喂一定量的人工饲料,又能充分利用水体本身的食料资源,同时还能把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生态系统相衔接起来,从而起到互补互利的作用,做到生态养鱼。 投喂的饵料营养全面、均衡,而且还要尽可能多点投喂,相应增加投喂次数,要给体质较弱的鱼种提供更多摄食机会。另外,采取适时分塘、轮捕成鱼上市等方法,可保持同塘鱼种规格基本一致,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而且在养殖期间,切忌使用发霉、变质饵料,也不宜直接使用未经加工的原料粮,最好按照鱼类营养要求配制全价配合颗粒饵料,且饵料粒径要适口。这样才不会出现两极分化,给鱼群的整体生长造成不利。 换水,保持水质清洁是一个关键点。在夏末或入秋时采用大换水的方法,把池塘水体换去1/2,先排后灌,尽可能排出养殖废水,间隔1周再大换水1次,通过连续两次大换水,可使鱼类生长环境得到改善。不少养殖户对大换水不重视,一塘水养到底,使水质老化,影响鱼种生长。还有要注意适时增氧并施用生石灰、水质改良剂、微生物制剂等改良水质,但这些措施的落实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控制水温也是比较必要的。在池塘大换水同时,当外源水水温明显低于池塘水时,换水不可过多,避免池塘水温骤降,引起鱼类的应激反应。如果使用井水等外源水时,要经暴晒、曝气等处理,待水体升温后再进行大换水,使池塘水温保持稳定,降低鱼的应激反应。还有就是秋季节是暴雨频发、雨水较多的季节,雨水温度明显低于池塘水温,如果短时间内雨水集中进入池塘,往往造成池塘水温的突变,从而引发鱼类感冒等症状。所以要时刻注意水温,及兑鱼群的影响。 为水藻施肥,可以增加水体的营养,水体最容易缺乏的是磷肥和氮肥,在进行水质培肥中要注意追施,施肥时要先施磷肥、后施氮肥,顺序不可颠倒。养殖池塘追肥一般用无机速效肥,如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等,施用时宜少量多次,每次每亩水面施用尿素1.5公斤和过磷酸钙2.5公斤或磷酸二氢钾1公斤,化肥应分别化水后全池均匀泼洒(肥料不能混合泼洒),根据水质状况灵活掌握施用时间和次数。但是一定要灵活应用,是非不宜过多。 在夏秋季节应当采取内服加外消即内外兼顾的防病措施,来预防鱼类疾病的发生。内服主要是在饵料中添加增强鱼体抵抗力和预防病害发生的药物,如在饵料中添加黄芪多糖、维生素C、维生素E、大蒜素等,按疗程投喂,连喂4~6天,能取得较好的防病效果。在制作药饵时,需将药物用适量水溶解,采用小型喷雾器喷洒,使之均匀附着在颗粒饵料表面,稍晾干后投喂;外消主要是进行杀虫和灭菌。 当入夏、夏末入秋或中秋进行2~3次的杀虫,以有效预防寄生虫病害的发生。在小满节气和白露节气分别进行1次杀菌,选用二氧化氯、二溴海因、聚维酮碘等杀菌药物,按要求剂量使用,防病效果良好时即可。 有很多敌害生物对鱼类有较大的危害,如各种水鸟时刻对鱼类造成威胁,水蛇、水老鼠等直接摄食鱼种,蛙类、野杂鱼等与鱼类争饵料、争溶解氧、争空间,所以要及时采取丝网挂池边、网片隔离、人工驱逐、捕捉等措施,消灭侵入池塘的敌害生物,所以为了保护我们的劳动成果,有必要做这一些防治措施。 还有一个基本的就是,需要时常观察水体的干涝,防治水淹不够鱼群缺水,雨水饱和季节多注意池塘的整修,以防止鱼群跳走。所以最好自己做一个应急水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