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菌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学-菌痢

* 细菌性痢疾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感染科 赫伟丽 * 概论 简称“菌痢”(bacillary dysentery) 志贺菌属(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为主要病理变化 在我国,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的重要法定传染病 * 概论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可伴有发热和全身毒血症 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 * 病原学 肠杆菌科, 志贺菌属 G-,有菌毛、 无鞭毛、无荚膜 * 病原学 4群 A 痢疾志贺菌 12个血清型 有神经毒素(外毒素)—最严重 B 福氏志贺菌—最常见 6个血清型和10个亚型 C 鲍氏志贺菌—18 个血清型 D 宋氏志贺菌—1 个血清型 各亚型间没有交叉免疫 * 病原学 * 菌名 群 葡萄糖 甘露糖 血清型及亚型 痢疾志贺菌 A + - 1—12 福氏志贺菌 B + + 1a、b、c、2a、b、3a、b、c、 4a、b、c、5a、b、6、x、y 我国最常见,以2a型为多 鲍氏志贺菌 C + + 1—18 宋内志贺菌 D + + 1 欧美最常见 志贺菌属的分型(4群/47血清型) * 病原学 外界生存力强 瓜果、蔬菜及污染物上生存1~3周 温度越低, 生存时间越长 抵抗力: D B A 对各种消毒剂敏感 60℃ 10 min 或 直射阳光下 30 min 即可灭活 *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粪 口 食物、水/苍蝇、蟑螂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免疫力不持久 各菌群及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有交叉抗药性,易反复感染 流行特征:终年散发,夏秋季多发,儿童青年 * 流行季节性 * 发病机制 发病取决于 人体抵抗力 致病力 细菌数量 致病力强的少量志贺菌亦能引起发病 * 发病机制 不光滑型脂多糖O抗原 介导细菌吸附 具侵袭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繁殖能力 侵袭繁殖后可产生毒素 致病须具备3个条件 * 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 消化道 大部分被杀灭 免疫力↓ 肠粘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中繁殖 炎症反应和溃疡 腹痛、腹泻和脓血便 极少侵入粘膜 下层和血流 罕有败血症 * 发病机制 毒素 外毒素 肠粘膜细胞坏死,水泻,神经症状 内毒素 小血管痉挛→微循环障碍 损伤血管壁→DIC和血栓 加重 感染型休克,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脑水肿、脑疝 昏迷、抽搐、呼吸衰竭 * 病理解剖 病变部位 乙状结肠和直肠 急性期:弥漫型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慢性期:水肿、增厚、狭窄 中毒型:结肠病变轻,全身病变重 * 临床表现 急性菌痢 普通型(典型) 发热 腹痛 腹泻 脓血便 里急后重 轻型(非典型) 中毒型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感染性休克 脑型(呼吸衰竭型) 严重脑症状 混合型 * 临床表现 潜伏期:1 ~ 2天/ 严重度:ABD / B易慢性化 急性菌痢 自然病程 1 ~ 2周 普通型(典型):起病急、高热、腹痛、腹泻 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粘脓血便 轻型(非典型):全身、肠道症状轻 中毒型: 儿童多见、起病急、病势凶、高热 肠道症状轻、全身毒血症症状重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感染性休克、较常见 脑 型(呼吸衰竭型): 严重脑症状、病死率高 混合型: 最凶险、病死率很高 * 临床表现 慢性菌痢 病程超过二个月 慢性化原因: 人体方面: 营养不良 胃肠道慢性疾病 肠道分泌型Ig A ↓ 免疫力低下 急性期未及时诊断和治疗、治疗不彻底 细菌方面: B群易转为慢性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