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墨迹天气:天气第一股即将登场98%收入靠广告
通过先发优势收获了过亿月活的墨迹天气,又依靠广告收入实现了盈利,从一众长期无法实现流量变现的互联网公司中脱颖而出。但高达98%的广告收入也暴露出盈利模式单一的最大弊病。社交平台、智能硬件还是综合气象服务商,墨迹天气的转型之路依然漫长。 刚到2月中,全国各地的气温就都大幅回升,平均温度高于往年。而在遥远的北极,2月10日,气温骤升了27℃,出现了罕见的“发烧”。这让人联想起2015年末北极异常升温引发超级寒潮南下,导致当时的广州降下了建国来首场雪。 在这个蝴蝶效应显著的地球村中,天气作为人类居家出行的重要指标,一直是亘古不变的话题。除了其本身的公共服务属性外,天气也即将催生出国内首家提供该服务的上市公司。 2016年年底,北京墨迹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墨迹天气”)向证监会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公开发售股份不超过1000万股,募集资金3.38亿元,准备在创业板上市。 先发优势带来过亿月活 墨迹天气冲刺创业板的底气,首先来自它庞大的用户规模,这也是其所提交的创业板招股书的最大亮点。 根据招股说明书,墨迹天气拥有4.7亿累计装机量,日活跃用户达3500万。易观智库的数据进一步显示,墨迹天气2016年11月的月活跃用户数为1.07亿,在天气应用领域渗透率达到56.67%,远高于同类应用天气通和中国天气通的27.8%和10.1%。市场份额方面,墨迹天气更是遥遥领先,三者分别的数值分别为63.4%、11.7%和7.7%。 以2015年11月为分割点,可以发现2013年至2015年间墨迹天气月活人数较为稳定,增长平缓,2015年至2016年的月活数量则增长显著;其中2016年一年内,有7个月的月活突破“亿级”体量,最高的数据来自2016年7月份,月活达到1.16亿(图1)。整体来看,墨迹天气的数据还是很提神的。 为何墨迹天气在同类天气应用中能独占半壁江山、收割过亿月活? 除了受益于天气查询这个“刚需”,先发优势是成就墨迹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墨迹天气的创始人金犁,2010年以前是诺基亚的塞班(Symbian)软件研发工程师,扎实的技术背景让他具备了灵敏的产品嗅觉,开始基于安卓和iOS平台做天气应用。 2010年5月,安卓版本的墨迹天气面市,恰好赶上了2011年的智能手机风口,前期积累了大批用户。在此基础之上,2012年墨迹天气在应用上添加了将天气实体化、图片化展示的“时景”功能和拟人形象的“穿衣助手”,与同类产品相比特色更为突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持续吸引用户的能力。 广告一招鲜 除了用户规模庞大的优势外,墨迹天气上市的底气之二源于它较早实现了盈利。仅这一点,就足以让它从一众长期无法实现流量变现的互联网公司中脱颖而出。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3年,墨迹天气即录得64.32 万元的净利润,至2015年净利润已经翻了38番,2016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则突破了1300万元。同期,其营收也逐年攀升。2013-2015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60.59%,而仅2016年上半年的营收就已突破1亿元(图2)。 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实现如此业绩,权因月活跨入“亿级俱乐部”的墨迹天气,是一个用户打开率很高的高频应用,这为其赋予了极高的媒体投放价值,成为了广告主的香饽饽。 招股说明书显示,墨迹天气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这两项的收入占比在2016年上半年和2015年超过了98%,在2013年和2014年也分别达到了97%和94%(附表)。品牌广告包括App上的各种Banner 广告、开屏广告、Feed流广告以及穿衣助手植入。而效果广告则是加入了?V点通等广告联盟,出售广告位,并在“服务”板块中为淘宝、京东、58同城等客户导流。 正是依赖于如此高的广告收入,才有了墨迹天气颇为亮眼的业绩增长曲线。然而,在这组数据背后,墨迹天气的长期隐患也呼之欲出。 短期来看,广告收入会给墨迹天气带来快速的业绩增长,但嵌入广告的增加无疑会影响用户体验。尤其是当用户数量级达到一定规模后,开始遭遇瓶颈时,过多的广告将导致用户转向其他同类应用。2016年三季度,第三方移动端数据研究公司QuestMobile的一份报告显示,墨迹天气在2016年9月时的月活同比增长率已经出现了负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用户规模的稳定,广告收入本身有天花板,若不寻找新的增长点,墨迹天气很难再维持高速的业绩增长。 此外,客户集中度过高也给墨迹天气未来的业绩成长增添了风险。招股书显示,自2013 年开始,包括腾讯、阿里巴巴集团、蓝色光标、安沃传媒等在内的前五大客户为墨迹天气贡献的收入,绝对值大幅攀升,从2013年的近1400万元增长至2016年上半年的近8500万元;与此同时,其对整体营收的贡献度一直维持在近80%的高比例(图3)。这意味着,任何一个核心客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