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的纯培养
微生物的纯培养 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一般0.1mm)、单细胞或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生物、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但其中也有少数是肉眼可见的。例如1993年鉴定的Epulopiscium fishlsoni(费氏刺骨鱼菌),1998年鉴定的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纳米比亚硫珍珠状菌)… 什么是微生物? 细 菌 放线菌 蓝细菌 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 衣原体 微生物 病 毒 亚病毒 真 菌 原生动物 显微藻类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非细胞生物 无菌技术 1. 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灭菌 2. 接种(inoculation): 无菌条件下把微生物由一个培养器皿转接到另一个培养容器中进行培养。 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 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技术。 纯培养方法 1. 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2. 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3. 单细胞(孢子)分离 4. 选择培养分离法 5. 二元培养物 ①稀释涂布法 ②稀释倒平板法 ③平板划线法 ②.稀释倒平板法 ①.稀释涂布法 使用较多的常规 方法,但有时涂 布不均匀! 操作较麻烦,对好氧菌、热敏感菌效果不好! ③.平板划线法 4.选择培养分离法 使待分离微生物生长特征“突出”; 抑制大多数其它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群落中数量占少数的微生物得到分离纯化: 使待分离微生物生长更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