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01章 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中国城市建设史 中南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系 朱顺娟 课程教材: 1、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庄林德,张京祥.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城市建设史 上篇:古代部分 1、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 2、殷周时代的城市 3、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4、秦汉时代的城市 5、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6、宋元时代的城市 7、明清时期的城市 8、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中篇:近代部分 9、中国近代城市发展概况 11、外国独占的新建城市 12、因近代工商业及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城市 13、变化中的传统城市 14、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的城市 15、近代的中西部城市 16、中国近代城市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10、由“租界”发展的大城市 下篇:现代部分 17、1949年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18、半个世纪以来的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19、现代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的前期 20、改革开放后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课程内容 中国历史朝代更迭简况 一.奴隶社会: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商(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066年); 周(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771年) 春秋战国(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 二.封建社会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汉(分为东汉和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三国(魏、蜀、吴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 东晋十六国(公元317年—公元439年)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1年) 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79年) 宋(公元979年—公元1279年) 辽(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 西夏(公元1032年—公元1227年) 金(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 元(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 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清(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 中国城建史古代史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各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和城市特点,以及相关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熟知典型代表城市的布局结构和特点。 重点: 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特点及典型代表城市的布局结构和特点。如:齐临淄、赵邯郸、秦咸阳、汉长安、曹魏邺城、北魏洛阳、隋唐长安、元大都、明清北京等。 难点: 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背景,理解城市布局变化和发展。 第一节: 原始社会生活及劳动情况 1、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状况 依附自然采集的生活,主要的居住方式为穴居、树居等,没有固定居民点。 图1 重庆发掘的崖穴居图 2、原始生产及劳动 ① 旧石器时代初期 使用简单石工具,生活依附自然,穴居或树居野处,居住地点靠近河流,人类求生十分困难。 ② 旧石器时代中期 人的手已较为灵活,石器制作技术提高,可制砍伐器、投掷的石球及木棍,以狩猎为主。开始集体狩猎及围猎,出现原始群(50~100人),仍然以穴居和巢居为主。 ③ 旧石器时代晚期 生产能力进一步进步,生产方式为采集和渔猎,居住出现死人与活人的空间分离(活人居上室,死人葬下室),学会制造火,生活范围扩大。 ④ 中石器时代 过渔猎采集生活,开始出现农业,产生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狩猎业的分开),开始逐渐形成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 ⑤ 新石器时代 农业逐渐发展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同时兼有渔猎),聚居村落规模扩大,分布相当稠密。 图2 浙江余姚河姆度遗址 第二节: 原始的居住形式 1、穴居 ① 我国古代关于穴居的记载 《易经·繁辞》:“上古穴居野处,圣人易之以宫室”。 《墨子·解过》:“古之民未知为官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 …” 《论语》:“天下之民穴居野处,未有宫室,则与鸟兽同城,于是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② 我国古代关于穴居的象形文字 2、巢居 ① 我过古代关于巢居的记载 《庄子·盗跖篇》:“古时禽兽多而人民少,民皆巢居而避之,昼拈稼粟,暮栖树上,故名已曰有巢氏之民”。 《风俗通》:“上古之时草居患‘宿恙’,噬入虫也,故相问:‘无恙乎’” ② 巢居方式的演化——干阑式建筑 3、半穴居 ① 半穴居方式发展演变历程——穴居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