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化学第十一章第1节 生活中常见盐课件
AB+CD → AD+CB 特点:双交换、价不变 1.酸+碱——盐+水 H Cl Na O H + H Cl Na O H = + H2O H2SO4 + Cu(OH)2 = H SO4 Cu OH H OH + 2H2O 2.酸+盐——新酸+新盐 HCl + AgNO3 H Cl NO3 Ag = ↓ + 练习一: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如能发生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NaOH+CuSO4 (2)NaCl+AgNO3 (3)CaCO3+HNO3 (4)NaCl+KNO3 (1)2NaOH+CuSO4=Na2SO4+Cu(OH)2 ↓ (2)NaCl+AgNO3=AgCl↓+NaNO3 (3)CaCO3+2HNO3=Ca(NO3)2+H2O+CO2↑ (4)NaCl+KNO3 × 物质溶解性口诀: 酸都溶: 溶碱有五位:钾、钠、铵、钙、钡。 钾、钠、铵、硝酸盐都可溶。 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可溶。 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可溶。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剩下都不溶 这些你都能记住吗? 另外:AgCl、BaSO4不仅不溶于水, 而且不溶于稀硝酸 第十一单元 盐和化肥 第二节 化学肥料 第一节 生活中常见的盐 提到盐,大家可能马上会想到食盐,其实,在化学中,盐是指的一类化合物,即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钠等。我国曾发生多次将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误作食盐用于烹饪而引起的中毒事件。原因就是混淆了盐和食盐的概念。除食盐外,生活中常见的碳酸钠、碳酸氢钠、高锰酸钾、大理石等都属于盐。 盐:指一类化合物。如:NaCl、KCl、Na2CO3、 KMnO4、CaCO3等。 食盐:单指NaCl。 能力源于运用 课前热身 ①主要用途:调味品、腌渍食品、消毒,化工原料。 ②制法:蒸发海水、盐湖水,井盐水。 一、氯化钠(NaCl) 第一节 生活中常见的盐 氯化钠的分布 海盐 湖盐 岩盐 井盐 氯化钠的存在:海水、盐湖、盐井、盐矿 1.用海水晒盐的原理:蒸发溶剂 世界上最大的盐矿储地是柴达木盆地,储量约为900多亿吨。 一、氯化钠(NaCl) 4、食盐的用途 1)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Na+和Cl-的利用)化工厂制取金属钠、苛性钠、纯碱、硫酸钠、盐酸、氯气、杀虫剂和漂白粉等。) 2)医疗上:制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 人的生理活动需要氯化钠, 0.9%的氯化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跟人体内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几乎相等,所以称为生理盐水。 3)日常生活中,可用食盐水清洗伤口,具有杀菌作用。(使细菌体内蛋白质脱水而杀死细菌) 4)食用。 5)防腐 食用加碘盐 加:KIO3 (碘酸钾) 防止什么病? 大脖子病 用海水晒盐或用盐井水、 盐湖水煮盐可以使水蒸发,使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 继续蒸发,氯化钠成晶体析出。这样制得的盐含有较多杂质,叫做粗盐。 粗盐经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可制得精盐。 【思考1】什么是粗盐?粗盐中含有哪些杂质? 二、粗盐提纯 氯化钠在自然分布很广,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都蕴藏着大量的食盐。人们通过晾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其水分,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氯化钠晶体─粗盐。 粗盐再次经过加工提纯即可得精盐。 粗盐中含有的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l2)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 粗盐提纯的步骤: 称量(左物右码) 溶解 过滤 :过滤的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是否需要把水全部蒸干再熄灭酒精灯?) 称量 计算产率 【思考2】要将粗盐初步提纯(即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泥沙)应采用什么方法?主要有哪些步骤? 除去粗盐中泥沙的方法主要是:过滤法 粗盐提纯主要步骤 ①溶解 ②过滤 ③蒸发 二、粗盐提纯 过滤操作要领: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 有气泡,否则过滤速度慢。 二低: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②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①过滤时玻璃棒要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边,防止滤纸破损,滤液浑浊; ②盛有待过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上; ③漏斗的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 另外注意:过滤时最好先让上层滤液滤过,然后再将混有大量沉淀的溶液倒入漏斗,以免沉淀先行进入漏斗后可能堵塞滤纸,使过滤速度过慢。 2.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产率低的原因): (1)溶解时加入的粗盐过多,未完全溶解,使精盐产率降低。 (2)溶解搅拌时液滴溅出,产率降低。 (3)过滤时,液体洒出或未洗涤玻璃棒、烧杯而使NaCl损 失,从而产率降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