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卫生学第五章学前儿童身体疾病与预防课件
第五章 学前儿童疾病预防与护理学习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典型症状2 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的病因及预防3 熟悉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4 掌握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管理及预防方法5 熟悉儿童计划免疫程序第一节 学前儿童疾病的早发现及处理一、疾病的病因与分类1 按照致病原因: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性疾病2 按照患病部位,分为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泌尿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口腔五官疾病等。3 按照疾病的又无传染性,分为常见病和传染病等。 二 疾病的早期症状(一)精神状况(二)体温及皮肤(三)饮食(四)睡眠(五)大小便(六)腹痛三 常用护理技术(一)体温测量及降温1 体温测量腋温测量、口温测量、肛温测量2 退烧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冷敷(二)惊厥处理(三)热敷及冷敷(四)服药(一)普通感冒1 病因2 症状3 护理4 预防(二)急性扁桃腺炎1 病因2 症状3 护理(三)急性支气管炎1 病因2 症状3 护理(一)病因:呼吸道疾病由病毒、细菌引起。(二)预防: 1、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戴口罩; 3、不去病人家串门; 4、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5、服用预防药。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腹泻 喂养不当1、病因 感染 其它疾病2、症状:3、护理:腹部保暖、调节饮食4、预防:合理喂养 卫生饮食 隔离消毒 (一)急性肠炎1 病因2 症状3 护理4 预防(二)便秘1 病因2 症状3 护理4 预防三 泌尿道常见病1 病因2 症状3 护理4 预防四、口腔及五官常见病(一)龋齿1 病因2 症状3 预防 口腔卫生; 补钙、磷; 多晒太阳; 药物防龋,及时治疗。常见五官疾病——斜视、弱视(一)病因:1、斜视伴有病眼弱视;2、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3、行觉剥夺;4、先天性弱视。(二)预防 1、早发现早治疗; 2、定期检查视力。 (四)急性中耳炎1 病因2 症状3 预防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小儿四病 婴幼儿肺炎 婴幼儿腹泻五、常见营养性疾病(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先天不足1、病因 饮食缺铁 疾病2、症状 母乳喂养3、预防 注意饮食 防治疾病(二)佝偻病 日光照射不足1、病因 缺维生素D 疾病2、症状 多晒太阳,多户外活动3、预防 母乳喂养 治疗疾病(三)维生素A缺乏症 1、病因: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摄入不足2、危害 :眼睛、皮肤、呼吸道、泌尿道、骨骼3、预防:胡萝卜素丰富的深颜色蔬菜 (四)单纯性肥胖 多食、少动1、病因 遗传 内分泌失调 精神因素2、危害 3、预防: 避免过度饮食 多参加体力活动 第三节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预防一、与传染病有关的知识(一)传染病的特征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免疫性 4、病程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二)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病患者 1、传染源 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土壤传播。) 3、易感人群二 传染病的特征1 特异的病原体2 传染性3 免疫性4 规律性三 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一)提高易感者的抵抗力1 预防接种2 体育锻炼3 营养与睡眠(二)管理传染源1 早发现2 早隔离3 对接触者检疫(1)早发现: ? 学前儿童入园前要进行体检,入园后每年要体检两次。 ? 教师和保育员在晨检时,注意观察或检查学前儿童身体状况,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也要随时注意观察学前儿童的体温、大小便、进食和精神状态,以便及时发现患儿。 ? 对教师、保育员、炊事员等工作人员也要每年定期体检。 (2)早隔离 (3)早报告 我国的《传染病管理法》中规定了35种传染病应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 甲类传染病有鼠疫、霍乱,要求城市在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要报告疫情; 乙类传染病有白喉、麻疹、百日咳、传染性肝炎、爱滋病、梅毒、淋病、菌痢等24种传染病,城市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要报告疫情; 丙类传染病有肺结核、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食物中毒等,不得超过三天报告疫情。 (4)早诊断、早治疗 及早对病儿进行诊断和治疗,有利于预防病儿病情恶化,早期恢复健康,杜绝传染者在幼儿园流行,都有重要作用。 2、切断传播途径:卫生、消毒 3、保护易感者 (1)特异性措施,即通过预防接种,使学前儿童体内产生对某些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这是一项最有效的重要措施。 (2)非特异性措施,包括体育锻炼,加强营养,以增强学前儿童体质,提高对传染病的非特异性抵抗力。三 幼儿园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三)切断传播途径1 加强日常预防工作2 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3 传染病发生后消毒处理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 抗原是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并与抗体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