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司财务黑洞问题集锦,各地对购物卡(预付卡)的税务处理
公司财务黑洞问题集锦
看看这些问题,你们公司有没有?是不是应该关心它?
一、税务问题
1、公司会计报表“应交税金”科目列示的是-100多万元,但每个月都还在交税?为什么?问题在哪里?是什么问题?
2、公司在市内福田区,工厂在龙岗区,产品销售后由公司统一开票收款。行不行?税务局为什么不同意?
3、内外两套帐,为什么税务局一查一个准?
4、你公司出纳是“自己人”吗?会计是请来的“外人”吗?对公司有什么危害?
5、会计辞工走了,税务局处罚500多万元,老板为什么还蒙在鼓里?你知道怎样才不会被蒙蔽吗?
6、一家民营企业1,000多万元出口退税款一年多退不下来,问题出在哪里?
7、代理记账,是不是一代就省力省心?有什么风险?风险在哪里?特别是税务风险在哪里?
二、投资问题
8、官司打了10年,为什么卖房款还收不回来?是请律师还是请会计师?你怎么选择?
9、合伙开厂为什么变成卖垃圾设备?余老板为什么遭人算计?
10、盲目相信朋友,几千万装修费为什么差点打了水漂?
11、投资控了股,为什么连个会计都派不进去?你该怎么办?
12、兄妹合伙开工厂,为什么弄得打架收场?怎么收的场?
13、公司收购是购买资产还是收购公司?为什么就闹不明白呢?猫腻在哪里?
三、融资问题
14、牟其中的师傅是如何用一张会计报表借款10个亿的?最后结局如何?
15、融资高手请了,也做好了充分的包装,为什么最后还是没有贷到款?
16、注册资金由100万变更到8,800万,工商登记都办好了,为什么没有几天又要变回100万?律师为什么能够从中无本取利?
17、梅老板只有100万的流动资金,为什么2,000万的订单他也敢接?
18、1,000万美金都投进来了,包装很完美,为什么第二批基金融不到?
四、管理问题
19、会计都是由人事部和老板精心挑选的,有什么错?
20、会计上岗后干得如何,能不能胜任,公司有没有人能够知道?
21、ERP上了之后,有没有让自己乱了方寸?是不是“穿新鞋走老路”?
22、你公司的应收应付款是财务还是业务部、采购部提供的数据更准确?如果不一致,你更相信哪一个?
23、送货后如何能够做到顺利收款?如何不被客户拖欠或赖账?人家反咬一口怎么办?你会不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24、是正常诉讼还是助纣为虐?如何避免陷入恶意诉讼之中?
25、如果公司只有100万资金,现在有1,000万供应商的货款待付?你怎么办?
(1)、先付谁后付谁?(能拖谁?)
(2)、付谁不付谁?(能赖谁?)
你的财务能够提供这些信息吗?
26、订货单、送货单、对账单要做到怎样才能对自己最为有利?
27、对你的客户拟定好的格式化条款订单,你该怎么办?
28、你给供应商怎么下采购订单?,要不要求对方回签确认?要不要求对方盖章?你有没有碰到订单期限到了你找他要货对方说我还没有下单?这时侯你拿他怎么办?
各地对购物卡(预付卡)的税务处理
北京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销售购物卡取得的销售收入确定纳税义务时间问题的批复京国税函[2006]569号直属税务分局:你局《关于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销售购物卡取得的销售收入如何确定纳税义务时间问题的请示》(京国税直[2006]29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商业零售企业销售各种类型的购物卡,同时收取货款并开具货物销售发票(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的行为,应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确认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征收增值税。北京局的观点,在新增值税暂行条例更新之前,认为购物卡是一种直接收款的销售货物行为,感觉有所曲解购物卡的功能,此时根本无法预知所购物品,也无法说明所购之物是暂存于商场库房,在特殊情形下,如果商场关门的话,仍需要退回客户的预付款项的存在。因此判断为预收货款的销售行为更为合适,如大连国税的判断依据。后续各地规定的所谓直接收款销售行为,也是一种控制税收的无奈行为,但显然与销售行为本身实质不符。
浙江
浙江省国家税务局关于纳税人销售购物卡[券]行为征收增值税问题的通知各市、县国家税务局(不发宁波),省局直属税务分局:近接部分地区反映关于纳税人以销售购物卡(券)方式销售货物行为应如何征收增值税的问题。为加强对此种销售行为的增值税征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经研究,现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请各地遵照执行。
一、纳税人以销售购物卡(券)方式销售货物的,应界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的销售结算方式,即属于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应在销售购物卡(券)并收取货款同时(不论是否开具销售发票)确认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二、一般纳税人销售购物卡(券)应在纳税义务发生时按17%增值税税率计算销项税额,购物卡(券)在本单位消费购买商品的,可对卡消费部分按17%增值税税率冲减销项税额,同时对其实际所售商品按其增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