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从众心理分析及对策 精灵论文.docVIP

大学生从众心理分析及对策 精灵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从众心理分析及对策 精灵论文

大学生从众心理分析及对策 蔺旭鹏 (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5 摘要: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从众行为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从社会学 角度来说,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和较为一致的行为方式,这样才有利 于社会功能的执行及社会文化的延续。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学生的思想 还不够成熟,很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因此分析大学生从众行为的成因,研究积极从众和消极 从众对大学生成长造成的影响,以及面对大学生的消极从众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大学生 10 个体的社会化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从众心理;大学生;积极作用;消极作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C93 Th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nformity 15 Psychology about Undergraduates LIN Xupeng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Jiangsu Xuzhou 221116) Abstract: Conformity is a common phenomenon of society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Conformity 20 behavior can’t be told good or bad for the nature of the behavior itself. From the viewpoint of sociology, a society needs common language, common values and common manners of behavior, so that the function of society can be executed and the social culture can be continued. The conformity behavior can be easily happen to the undergraduates because of they are short of enough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and their ideology is prematuration. So it is very significant to promote the 25 soci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an all-around way of the undergraduates by researching the reasons of the conformity behavior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undergraduates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formity psychology. Key words: conformity psychology; undergraduates; positive influence; negative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 30 0 引言 社会心理学指出,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 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这就是从众现象[1]。通俗的讲,即通 常所说的“随大流”、“人云亦云”。从众行为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又包括行为上的从众。从 35 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行为的产生,一方面是源于人的“安全需要”。在群体中, 标新立异或与众不同往往是一般人担心由于背离群体的主流做法而丧失安全感,从而感到孤 立、不安和不和谐。相反,当人与群体保持一致时,就会有一种安全和舒适感。另一方面也 是因为个体其他方面的实际需要,如地位、权力、自尊、情感和信息等[2]。从众心理渗透在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各类人群,在此仅以大学生为切入点展开分析。从众心理对个体 40 的作用取决于在什么问题及场合上产生从众行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积极作用 的从众正效应;二是具有消极作用的从众负效应。 作者简介:蔺旭鹏(1985-),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薄膜太阳能电池. E-mail: xyzlxp000@126.com 1 关于从众行为的相关研究 1.1 游动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3]最早利用“游动错觉”研究个人反应如何受其他多数人反应的影 45 响。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