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木工程学院关新春郭安薪刘敏-哈尔滨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关新春老师赴日本参加第五届结构控制和监测国际会议
国际控制与健康监测会议最早称为国际控制会议,由结构控制先驱日本的Kobori与美国的Housner两位教授联合组织发起。第一届会议于1994年在美国召开,第二届于1998年在日本召开,此后发展成为每4年一届的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1994年至1998年,正值结构控制发展的高潮期,与会主题主要是结构主动控制,被动耗能减振装置及与控制相关的振动信号采集技术。2004年以后,随着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从事控制研究的队伍开始涉猎健康监测的研究,因此第五届会议正式将会议的名称修改为了“国际控制与健康监测会议”。
此次会议共有大会报告8个,这些报告详细介绍了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中国在结构控制方面的最新成果。这次会议共有6个平行的分会场同时进行,大约有270篇论文在分会场进行交流。这些分会场的主题主要有,损伤评定,控制装备,模型修正以及健康监测等。
这次会议有两点值得强调:1,健康监测技术已经成为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 2,日本在会议上大量介绍了其利用E-Defence得到的近似足尺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结果。健康监测技术的逐步发展说明,学术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研究的热点会随着技术的进度与社会的需求而不断发生转移。如果想要在学术圈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努力思考,勤于开拓,大胆创新。只抱着一个小方向研究,会有被大家所淘汰的危险。E-Defence试验结果,表明现有结构控制研究向着足尺原型发展,我们现有的试验设备已经再次落后于世界。如果我们还想在结构控制领域继续占有领先地位,就需要在985建设经费的支持下,加快设备的更新与改造。
参加“第5届结构控制与监测国际会议(5WCSCM)”总结
地震和强台风等自然灾害,是影响土木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由于土木工程结构服役期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长期服役过程中结构性能逐渐发生退化而降低安全性能,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结构的倒塌。地震和台风主要引起结构的振动而导致结构的破坏和损伤,而长期服役过程中的性能退化,采用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对结构进行监测和评估安全,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
针对以上问题,在土木工程领域相继发展结构振动控制和结构健康监测的新的学科研究方向。为了组织、推动和加强在上述领域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成立了国际结构控制和监测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tructural Control and Monitoring:IASCM),并每4年召开一次国际结构控制和监测国际会议。2010年07月11日~07月15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5届结构控制与监测国际会议(5WCSCM)是由国际结构控制和监测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tructural Control and Monitoring:IASCM)、日本学术振兴会(Japan Society for Promotion of Science:JSPS)和智能结构技术亚太平洋研究中心(Asian-Pacific Network of Centers for Research in Smart Structures Technology:ANCRiSST )联合主办。
为了展示我校在上述领域的研究成果,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加强与国际同行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我校国际化基金的资助下,以李惠教授带队,吴斌教授、关新春教授、刘敏副教授和我等人有幸参加了该次会议。
参加会议的人员来自世界各地共300余人,会议组织了8个场大会特邀报告和53场分会报告。我在会议中宣读了论文“A displacement-based design procedure of SMA restrainers for unseating mitigation of highway bridges”。本次会议是世界结构振动控制和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一次盛会,会议主题主要有:传感技术、仿生生物传感技术、结构故障诊断、损伤识别、传感器应用技术、无线传感技术和系统识别、结构主动、半主动和被动控制、智能材料和结构等
在会议上,我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的代表进行了积极的交流。通过交流,了解了国本内外学者正在开展的工作,获得了本领域一些最新的信息。回国后产生了一些新的研究想法,有可能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通过本次参加会议的机会,本人深刻感受到哈工大大力资助教师参与国际交流,对广大教师了解目前学科发展前沿和水平,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参加一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所获得的信息和收益,可能是在国内读一年文章所不能获得的。而且在国际会议上与国外的专家学者直接交流也有助于提高哈工大的国际知名度。
最后,谢谢哈工大国际化基金的资助!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