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城市空间战略及新区发展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济南市城市空间战略及新区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3--10 4)通过全面、系统的梳理城市周边用 地的建设条件和开发可能,为城市 提出全新的发展思路 对济南城区四个方向的用地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提出了“西进、东串、中疏、南控、北待”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确定了“一城、一区、一带”,其间有大型生态绿地隔离的 “带状分片组团”式城市格局;同时,要求建设“三带两轴”的城市景观结构和“双快”的道路交通体系。 5)引入土地利用的经济分析,使开发 建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统一,研究 新区开发策略,引导政策支持 四.主要成果和结论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西进、东串、中疏、南控、北待”,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一城、一区、一带” 、有大型生态绿地隔离的“带状分片组团”式城市格局。 城市空间结构概念 “西进”——规划在大金庄一带建设城市新区,发展区域性的商务、会展、信息服务、物流等,使其成为展示新济南城市风貌的重要窗口,并对旧城功能起到疏解的作用。 西部长清片区为城市的教育产业基地,以发展大学城、高级研发基地、旅游、度假设施,休闲娱乐为主。要求低强度、低密度开发,尤其要注意保护地下水资源和自然环境。 “东串”——城市东部地区即大辛河以东范围,包括贤文、王舍人、董家、郭店、孙村等,形成未来城市的主要产业发展带。 “中疏”——疏解主城区的中心职能,降低其人口、就业、交通压力,保留老城区商业零售中心职能,增加开敞空间和公共绿地,改善居住环境质量,恢复泉城历史风貌。 “南控”——规划要求严格控制城市向南发展,将南部山区作为城市重点生态保护区。 * * 一.项目背景 21世纪是城市发展和竞争的世纪,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的济南,其发展历程明显受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影响,并遭遇了被省内第二位城市超越的尴尬。在沿海开放战略下,外向型经济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驱动力,使沿海口岸城市发展得更快,城市的中心区位明显不敌门户区位,如沈阳与大连、南京与苏州、杭州与宁波、福州与厦门、广州与深圳。后者逐渐超越前者,济南也不例外地被青岛超越,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前20年上演的一幕“双城记”。伴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资源与市场的整合,国家宏观战略的变化,预示着新的经济空间格局重构的到来,原有城市体系的中心和边缘概念将会重新演绎。位居中心区位的省会城市多年积淀的历史人文资源将获得更好的释放机会。 济南作为中国人口大省、经济强省的山东省省会,近几年城市建设速度非常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开发压力逐步加大,上版城市总体规划的适应性受到现实严峻的挑战,已难以起到超前引导和控制作用。同时,城市也面临着京沪高速铁路修建、机场搬迁、行政区划调整等多重发展机会。在新一轮的发展格局中,济南应该如何准确定位?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矗立于世人面前?城市空间布局应该怎样进一步适应、引导和规范城市发展?这些问题已成为山东省和济南市的领导及有关专家学者思考和关注的焦点。 二.研究思路 历版总体规划的回顾和总结 城市形态和结构的演变过程 现状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发展条件的变化与机遇 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策略 城市空间战略篇 对上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反思 现状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城市发展用地选择与评价 城市地位和竞争力分析 建设目标 发展原则 空间结构 交通支撑 功能结构 景观结构 环境保障 新区开发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空间布局概念方案 开发模式和策略 发展定位论证 新区发展研究篇 发展规模论证 总体定位 功能定位 环境定位 产业定位 形象定位 发展条件分析 土地经营模式 开发强度控制 开发时序 三.项目创新与特色 1)系统的、多方位、多视角的进行城市 竞争力分析 在东北亚经济圈内 在全国范围内 在环渤海经济圈中 在中国九大都市圈区域概念下 在京沪铁路沿线地区 在沿黄河经济开放带区域范围内 山东省内:济南与青岛的实力与定位对比 济南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中拥有的优势: 1. 地理位置优越,济南居于南北交流、东西交流、国内外交流的三重枢纽地位 2. 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互补性强 资源的互补性 技术结构的互补性 产业结构的互补性 因此,济南与东北亚经济圈存在很强的合作可能 在东北亚经济圈内 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 2. 与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比较 3. 与全国副省级城市比较 在全国范围内 环渤海经济区城市密集,城市化进程迅速,在城市分布上形成了以港口城市和中心城市共同组成的三个双城型产业带,即北京—天津城市产业带、沈阳—大连产业带、济南—青岛产业带,形成环渤海经济区的三角形支撑体。 综合各种因素,济南在这一经济区经济圈中属于综合实力较强的省域中心城市,具备发展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主要经济中心的标准基础条件。 但以环渤海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标准看,济南在城市辐射力,产业成长性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