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程初步设计汇报调整.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初步设计汇报调整

武汉市三环南路(井南一路~建设大道延长线) 工程初步设计汇报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2010.06.18 汇报提纲: 一、工程总体设计 二、地道与市民中心站的相互关系 三、工程筹划及交通疏解 四、问题与建议 武汉市三环南路(井南一路~建设大道延长线)工程 武汉市三环南路(井南一路~建设大道延长线)工程 一、工程总体设计 1、功能定位及服务对象 三环南路(井南一路~建设大道延长线)段功能定位为城市支路的关键节点,其服务对象包括三环南侧金桥大道两侧的交通联系、进出公交枢纽车辆以及市内交通进入市民中心的交通,不承担大型货运交通。 金桥大道东辅道连接线定位为金桥大道与三环南路的连接线,是市内交通进入市民中心的主要通道,其服务对象包括金桥大道与三环南路转换的交通以及市内进入市民中心的交通,不承担大型货运交通功能。 武汉市三环南路(井南一路~建设大道延长线)工程 一、工程总体设计 2、车道数及通行能力 (1)从通道功能定位分析确定 三环南路按双向2车道布置,本地道作为三环南路一部分,是连接金桥大道两侧的重要通道,同时承担部分进出公交枢纽的交通出行,还承担市内方向进入市民中心的交通,因此三环南路本段承担了重要的交通功能,采用双向4车道规模是合适的。 (2)从永久性结构工程、兼顾远期发展角度分析 本段三环南路下穿三金潭立交,并与轨道交通3号线市民中心站同步实施,为永久性结构工程,鉴于远期城市汽车保有量、区域对交通的吸引,本通道承担的交通量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由于本地道为永久结构,两侧接线具备道路功能提升的条件,因此采用双向4车道规模,并设置4.5m人行、非机动车共板的空间是合适的。 (3)路段通行能力 本工程单向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677pcu/h。 武汉市三环南路(井南一路~建设大道延长线)工程 一、工程总体设计 3、工程总体设计 本工程三环南路与金桥大道东辅道连接线根据规划,基本沿红线走行,沿线主要控制因素有:规划红线、轨道交通3号线市民中心站、三金潭立交、武汉市三金潭燃气中高压调压站以及地下管线等。 工程可行性报告评审中,基本同意工可报告中提出的推荐方案(与轨道交通3号线市民中心站共用围护方案),同时也提出包括道路等级、小半径曲线加宽、道路纵坡、非机动车道净空等方面的调整意见,以及结合轨道交通3号线市民中心站深入研究金桥大道两侧的人行交通组织。 本次设计结合工可评审意见,调整了道路等级及相关技术标准,并就非机动车纵坡、坡长取值进行了优化和方案补充;同时结合轨道交通3号线市民中心站的出入口布置,对人行交通进行深入研究。 武汉市三环南路(井南一路~建设大道延长线)工程 一、工程总体设计 工程可行性报告评审中,基本同意工可报告中提出的推荐方案(与轨道交通3号线市民中心站共用围护方案),同时也提出包括道路等级、小半径曲线加宽、道路纵坡、非机动车道净空等方面的调整意见,以及结合轨道交通3号线市民中心站深入研究金桥大道两侧的人行交通组织。 本次设计结合工可评审意见,调整了道路等级及相关技术标准,并就非机动车纵坡、坡长取值进行了优化和方案补充;同时结合轨道交通3号线市民中心站的出入口布置,对人行交通进行深入研究。 武汉市三环南路(井南一路~建设大道延长线)工程 二、地道与市民中心站的关系 地道全长约460.989m,大致东西走向,平面线性略呈S型反弯。地道下穿金桥大道区段采用暗埋箱涵结构,长约130m;其余区段为敞开结构。此外,根据外部条件,需在地道北侧设置雨水泵站,同时在地道最低点处设置雨水管(顶管法施工)接受井。 地道南侧为待建轨道交通3号线市民中心车站,为地下2层站,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图纸虚线所示约190m范围内,地道距地墙结构仅 0.1~2.0m,可考虑利用车站地墙围护 ,以节约工程造价,缩短工期。 地道接地点 金桥大道 市民中心站 雨水泵站 顶管接收井 地道接地点 武汉市三环南路(井南一路~建设大道延长线)工程 二、地道与市民中心站的关系 地道接地点 金桥大道 市民中心站 地道接地点 图示填色区域约 130m范围,地道主体结构或人行道板位于车站顶板上方,且埋深较浅,拟在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利用车站地墙围护,后期施作地道主体结构,同时该区段范围内车站地墙与地道结构冲突,需凿除 。 位于车站上方 武汉市三环南路(井南一路~建设大道延长线)工程 二、地道与市民中心站相互关系 地道设人字形纵坡,坡度 5%,底板埋深 0~10m,基本位于车站中板以上 。 不同深度采用围护型式如图所示,此外,地道两端 H<3m基坑采用1:1.25放坡开挖。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