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云南孟连三代黏虫发生特点和防控对策探析.docVIP

2012年云南孟连三代黏虫发生特点和防控对策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云南孟连三代黏虫发生特点和防控对策探析

2012年云南孟连三代黏虫发生特点和防控对策探析   [摘 要] 2012年8月中旬至下旬,云南省孟连县旱粮田三代黏虫严重发生,受害田块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超过50%,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发生最严重的一年。笔者通过田间调查,对其发生为害特点和发生原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防控对策。 [关键词] 三代黏虫 发生特点 原因分析 防控对策 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Iker) 又名行军虫、剃枝虫、夜盗虫、五花虫等,属鳞翅目夜蛾科,是农作物的重要迁飞性杂食性害虫。该虫在孟连县的发生为害具有间歇性、暴发性特点。20世纪80~90年代,5~8年为1次严重的发生。进入21世纪以来,发生频率上升,3~5年发生1次,其发生年份分别为2001年、2004年、2007年和2012年。而2012年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发生最严重的一年,受害田块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超过50%。笔者通过对本县旱粮田三代黏虫发生为害情况的调查,依据其发生特点及发生原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探讨了防控对策。 一、发生概况 2012年8月中旬至下旬,3代黏虫在孟连县旱作区严重发生,为害旱谷、玉米等旱地作物。全县有6个乡(镇)发生,作物受害面积为3080hm2,占全县旱作区的21.12%。一般田块有幼虫10~50头/m2,严重田块60~110头头/m2。其中富岩乡、勐马镇、芒信镇发生较轻,公信乡、娜允镇、景信乡发生较重。发生较重田块的旱谷叶片被吃光,只剩谷秆;玉米叶片被咬食成大量缺刻,穗头籽粒被咬食得残缺不全,并遗留大量虫粪,造成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 二、发生特点 1.发生于旱坡地,局部发生较重 2012年孟连县三代黏虫主要发生于半山区、山区旱坡地,局部发生较重,虫量较高。从田间调查,发生较重的田块幼虫量达110头/m2,发生较轻的田块幼虫量在50头/m2以下,一般水浇地和种植水稻的田块发生很轻或基本不发生。 2.高海拔区发生较重,低海拔区发生较轻。据田间调查,孟连县1200m 以上高海拔区的公信乡糯董、公良、娜允镇南雅、洪安、英山、景信乡娜勒和芒信镇斑顺等乡(镇)村为严重的发生区,田间虫量较高,为害较重;低海拔区娜允镇芒街、芒信镇拉嘎、海东和景信乡景冒、勐柏等乡(镇)村为一般发生区,田间虫量较少,为害较轻。 3.禾草多的田块或处于周边环境多禾草的田块发生较重 田间杂草的多少对黏虫发生有较大影响。从田间调查发现,旱谷、玉米田间杂草较多的田块发生较重,田间杂草较少的田块发生较轻;靠近荒山森林地的田块发生较重,远离荒山、作物连片种植的田块发生较轻;其中一块旱谷田块靠近荒山,周围杂草多,为害较重,几乎绝收;旱谷、玉米密植或长势茂密的田块幼虫量较多、为害较重,合理密植、科学管理的田块发生较轻;旱谷、玉米田块周边环境杂草多的发生较重,田块周边环境杂草少的发生较轻。 三、原因分析 1.气候条件适宜 气候条件对黏虫的发生量和发生期影响极大,尤其在产卵期气候条件适宜是造成其发生的重要因素。对黏虫影响较大的气候因子有温度、湿度、降雨和风等,其中温度和湿度关系尤为密切。①温度。成虫产卵的最适温度为19~23℃。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25℃时,产卵量表现出减少趋势,尤其在高温、低湿条件下,产卵量减少。其它各虫态生长适宜温度为10~25℃,温度高于35℃时,孵化的幼虫均不能存活。据孟连县2012年气象资料显示:6月份平均气温24.6℃,7月份平均气温24.1℃,8月份平均气温24.8℃,气温条件适宜黏虫的生长发育。②湿度。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高湿度有利于黏虫的生长和繁殖。黏虫产卵的适宜相对湿度为90%左右,80%以上相对湿度对成虫产卵比较有利,相对湿度低于22%以下对卵的孵化不利。降雨可增加空气湿度,一般对黏虫有利。孟连县2013年6、7、8月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83%、88%、87%。适宜的湿度有利成虫产卵、卵孵化和幼虫的成活、发育。 2.外地虫源迁入 孟连县处于横断山余脉,一般海拔940~1630m之间,属南亚热带西南季风湿润气候类型。地形复杂,气候随海拔升降而变化。降水主要受孟加拉湾西南暖流季风所控制,偶尔也受南中海和南海台风的影响,因而夏季时有台风暴雨的发生。特别山区、半山区由于海拔较高,旱作区常常遭受暴风雨的袭击。在暴风雨袭击过程中,迁飞的大量黏虫迫降地面,形成三代黏虫局部发生的虫源基数。2012年8月中旬至下旬,高海拔区公信乡糯董、公良、娜允镇南雅、洪安、英山、景信乡娜勒和芒信镇班顺等地方发生较重。此后对该发生地调查,6~7月该地多次出现暴风雨天气,迁飞的黏虫随暴风雨降临该地。由于该地外地虫源的大量迁入,而导致三代黏虫在该地严重的发生。 3.农田生态环境有利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