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宜宾一中高2014级2012016学年上期第10周生物教学设计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2014级2015-2016学年上期第10周生物教学设计(一)
设计人:李益明 审核人: 郑洪军
课题 4.3 群落的结构 课时 3 授课班级 2014级
知识点 学习目标 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并说明不同群落有不同物种组成的原因。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4.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理解群落的空间结构形成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 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内各种群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1. 问题探讨
回忆并回答:群落。
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一定的区域内,由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就形成了种群,那么由不同的种群又会形成什么呢?
PPT展示池塘图片
图片为某池塘上生活着的多种生物,请观察并讨论:
1.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
引导:关注池塘中的生物组成及其有序性,讨论池塘中的种群组成(群落结构),具体有多少个种群并不重要。可以从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方面举例。
2.这个池塘中的生物关系如何?
3.假如生活在该池塘中的肉食性动物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群落丰富度的概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提问: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主要特征,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图中我国新疆北部森林和南方森林哪个丰富度更大?
规律:热带地区群落较寒带物种丰富
环境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长,物种丰富
山地较平原丰富
林地比草地丰富
引导学生总结出: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及物种丰富度的内容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方法:可以用样方法吗?可以用标志重捕法吗?为什么?
常用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3)探究的课题,可以是哪些?
(4)实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观看录像
讨论 观看实验录像
小结:
(1)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特点: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
(3)不同群落区别的重要特征:群落的物种组成。
(4)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降雨量等。
(5)常用的统计方法是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练习:《点金训练》P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 学生活动 6.种间关系
阅读资料1
回答数量变化
分析原因
进行思考、讨论及合作学习
学生练习绘制
竞争的曲线图
阅读资料2
回答数量变化
分析规律
进行思考、讨论及合作学习
回答,并记录在书上
看书
练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图片进一步让学生明白群落中的各种群并不孤立存在,而是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在一起。
用图片展示各种种间关系。
阅读资料1:对双核小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分别单独培养、混合培养时,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学生描述图中分别饲养和混合饲养时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变化。
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分析: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
1.竞争的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通过图片举大象与狮子争夺水源、水稻与稗子之间的竞争阳光等例子。
板书画出数学坐标图表示竞争。
多媒体展示牛吃草、狮子捕食斑马、猞猁捕食雪兔等图片及加拿大北方森林中90多年间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学生阅读资料2
提问: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分析图中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
分析: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捕食的概念: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板书画出数学坐标图表示捕食关系图。
区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anasonic 松下 【冰箱】NR-W632CG使用说明书.pdf
- 浙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较易)(含答案解析).doc VIP
- 第3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doc VIP
- 吉林大学 操作系统 离线答案.doc VIP
-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归纳总结(超详细)归纳.docx VIP
- 阿斯利康医药合规行为及价值观相关知识测试试卷.docx
- 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课件讲义.pdf
- 退休返聘人员的工伤认定情况说明及答辩意见(参考范文) .pdf VIP
- 第4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含答案.pdf VIP
- GB_T 20001.1-2024标准起草规则 第 1 部分术语.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