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分析化学中的常用分离方法
Analytical Chemistry ?⑵ 分离操作 ????① 装柱:????色谱柱的装填有干装和湿装两种方法。 ?干装时,先在柱底塞上少许玻璃纤维,再加入一些细粒石英砂,然后将 准备好的吸附剂用漏斗慢慢加入干燥的色谱柱中,边加入边敲击柱身,务必使吸附剂装填均匀,不能有空隙。吸附剂用量应是被分离混合物量的30-40倍,必要时可多达100倍。加够以后,在吸附剂上覆盖少许石英砂。 湿装时,将准备好的吸附剂用适量展开剂调成可流动的糊,如干装时一样准备好色谱柱,将吸附剂糊小心地慢慢加入柱中,加入时 不停敲击柱身,务必使吸附剂装填均匀,不能有气泡和裂隙,还必须使吸附剂始终被展开剂覆盖。 ?② 洗柱:????干柱在使用前要洗柱,目的是排除吸附剂间隙中的空气,使吸附剂填充密实。????洗柱时从柱顶由滴液漏斗加入所选的展开剂,适当放开柱下端的旋塞。加入时先快加,再放慢滴加速度,使吸附剂始终被展开剂覆盖。洗柱时也要轻敲柱身,排出气泡。 ③ 装样和洗脱: ????将待分离的混合物用最小量展开剂溶解,小心加入柱中。待混合物溶液液面接近吸附剂上的石英砂时,旋开滴液漏斗旋塞,滴加展开剂。滴加速度以1-2滴/秒为适度。整个过程中,应使展开剂始终覆盖吸附剂。 1.方法原理 原理:纸上色谱分离法是根据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分配比不同而进行分离的。 固定相:滤纸——利用纸上吸着的水分(一般的纸吸着约等于自身质量20%的水分) 流动相:有机溶剂 简单装置如图8—5所示 操作:点样、展开、干燥、显色得到如图8 — 6所示的色谱图、测定(定性和定量) 二、纸上色谱分离法 1. 方法原理 2. 比移值 3. 应用 纸上色谱分离装置 1. 层析筒 2. 滤纸 3. 原点 4. 展开剂 5. 前沿 6,7. 斑点 上行法:展开速度慢、容易达到平衡,分离效果好 下行法:展开速度快、适用于易分离的组分分离 双向法:使用两种展开剂、90度展开、适用于难分离的混合物的分离 展开方式 2.比移值 比移值〔Rf):Rf=a/b a为斑点中心到原点的距离cm b为溶剂前沿到原点的距离cm Rf值最大等于1 ,最小等于0。 Rf值是衡量各组分的分离情况的数值。 Rf值相差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欲分离两物质 使用Rf值定性。 3.应用 甘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酸混合氨基酸的分离 展开剂:正丁醇:冰醋酸:水=4:1:2 显 色:三茚酮 葡萄糖、麦芽糖和木糖混合糖类的分离 展开剂:正丁醇:冰醋酸:水=4:1:5 显 色:用硝酸银氨溶液喷洒,即出现Ag的褐色斑点。 定 性:由Rf值可判断是哪种糖;葡萄糖的Rf为0.16,麦芽糖的Rf为0.11.木糖的Rf是0.28。 三、薄层色谱分离法 1. 方法原理 2. 展开及定量方法(与纸上色谱相似) 3. 应用 原理: 薄层色谱分离法是将固定相吸附剂均匀地涂在玻璃上制成薄层板,试样中的各组分在固定相和作为展开剂的流动相之间不断地发生溶解、吸附、再溶解、再吸附的分配过程。不同物质上升的距离不一样而形成相互分开的斑点从而达到分离。 操作方法:同纸上色谱法 吸附剂和展开剂的一般选择原则是: 非极性组分的分离选用活性强的吸附剂,用非极性展开剂;极性组分的分离,选用活性弱的吸附剂,用极性展开剂。实际工作中要经过多次实验来确定。 硅胶G(含煅石膏作粘合剂)薄层,适当展开剂分离各种有机磷农药。 用硅胶G薄层,以丙酮—氯仿〔6:94)为展开剂,分离和测定食品中黄曲霉B1等致癌物质。 应用实例 7 电分离法 电泳分离是依据在电场中溶质不同的迁移速率。毛细管电泳分离法是在充有合流动电解质的毛细管两端施加高电压,利用电位梯度及离子淌度的差别,实现流体中组分的电泳分离。对于给定的离子和介质,淌度是该离子的特征常数,是由该离子所受的电场力与其通过介质时所受的摩擦力的平衡所决定的。 8 气浮分离法 1. 方法原理 2. 气浮分离法的类型 3. 影响气浮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 何谓气浮分离法: 采用某种方式,向水中通入大量微小气泡,在一定条件下使呈表面活性的待分离物质吸附或粘附于上升的气泡表面而浮升到液面,从而使某组分得以分离的方法,称气浮分离法或气泡吸附分离法。(浮选分离或泡沫浮选)。 分离和富集痕量物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 方法原理 原理: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易被吸附到气泡的气—液界面上。表面活性剂极性的—端向着水相,非极性的一端向着气相,含有待分离的离子、分子的水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端与水相中的离子或其极性分子通过物理(如静电引力)或化学(如配位反应)作用连接在一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综合练习(解析版答案).doc VIP
- -比亚迪与长安汽车财务报表对比分析.docx VIP
- 安防监控系统测试方案.docx VIP
- 2024版良信低压产品选型手册(2024).pdf VIP
- 第10课 往事依依 课件(共24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3年辅警招聘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刑法及相关知识模拟试卷 .pdf VIP
- 软件开发和测试环境维护管理制度.docx VIP
-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pptx VIP
- 一种低膨胀系数石英玻璃锭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装置.pdf VIP
- 期末备考策略+专项训练 十三 课外阅读(三)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