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治疗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治疗体会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治疗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胆汁酸、肝酶指标对围生儿的影响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03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35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分娩后瘙痒及血生化指标均恢复正常,产后出血率增加,围生儿死亡率16.3%,早产儿发生率59.3%,分娩方式剖宫产占74.1%。结论:ICP系高危妊娠,应加强产前宣教,密切监测胎动、肝功、胎心电子监护及胎儿成熟度等,胆汁酸、肝酶指标越高,围生儿预后越差,若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肝功能; 围生儿; 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 R714.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5-0045-0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易引起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严重威胁母婴安全[1]。该病已普遍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内外学者均认为应将其列为高危妊娠[2],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保障母婴安全尤为重要。笔者所在医院近10年来收治ICP患者135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1月-2013年1月住院分娩的4371例产妇,确诊ICP135例(3.1%)。ICP患者均符合《中华妇产科学》的标准[3]:(1)在妊娠期出现以皮肤瘙痒为主的主要症状;(2)肝功能异常,主要是血清转氨酶的升高;(3)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黄疸;(4)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呕吐、食欲欠佳、虚弱及其他疾病症状;(5)一旦分娩,瘙痒迅速消退,肝功亦迅速恢复正常;(6)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升高。所有患者年龄19~37岁,平均29.3岁;孕周40 μmol/L(正常值0~10 μmol/L),另ALT、AST亦升高,有3例患者ALT高达465 U/L,11例患者因瘙痒可耐受,产后追问病史,补查肝功得以证实。 1.3 方法 ICP严重程度判断参照ICP严重程度生化指标判断表进行判断(见表1)[4]。轻度临床症状表现为瘙痒为主,无明显其他症状;以一般治疗为主:适当休息,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流量,间断吸氧,每日监测胎心、胎动及胎儿成熟度。重度临床症状表现为瘙痒严重,伴有其他症状:2000 ml者5例,平均出血量365.8 ml。对照组仅5例诊断为产后出血(3.7%),平均出血量217.6 ml,由此可见ICP患者产后出血率增加。 2.3 围生儿情况 本组早产儿80例,其中低体重儿43例。足月儿55例。产前证实宫内死胎8例,产后新生儿死亡14例,围生儿死亡率16.3%,早产儿发生率59.3%。 3 讨论 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发病率0.1%~15.6%不等,具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主要危害围生儿,造成围生儿死亡率增加及母体出血量增加,并造成早产[5]。王晓东等[6-7]报道ICP围生儿死亡多于未足月正式临产前突然发生,80%的死胎发生于妊娠35周后,95%的死胎、死产突然发生于先兆早产、偶然宫缩或临产初期,ICP早产率达到24%,早产的原因为母血胆酸增加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所致。笔者所在医院所收治的135例患者中,早产发生率59.3%。 ICP患者易致胎儿窘迫,胎死宫内。近年来,刘伯宁等[8]通过大量试验,认为ICP患者绒毛间腔狭小,绒毛间腔母体血流量减少导致胎儿缺氧,围生儿死亡。本组围生儿死亡发生率16.3%。 ICP患者导致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孔建平等[9]报道ICP产后出血发生率25%,认为ICP孕妇胆汁的胆盐分泌量不足,维生素K的吸收量减少,使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量减少导致产后出血,故对ICP孕妇在妊娠晚期可适量给予维生素治疗,补充凝血因子。本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3.7%。 有研究表明,ICP发生与孕妇血中雌激素水平升高及过敏体质有关,易形成胆栓引起血中胆汁酸浓度明显增加,胆红素增高,皮肤黄疸,胆酸存积于皮下造成瘙痒。 近年来由于对该病的不断认识,已引起产科同行的高度重视,孔建平等[9]建议孕30周起常规检测血清总胆汁酸和甘胆酸尽早诊断ICP,轻度组孕妇在门诊随诊,增加产检次数,33周起每周2次胎儿电子监护,B超检查有异常及时住院治疗;重度组孕妇收入住院治疗并促进胎儿肺成熟、药物降胆酸、改善胎盘循环、促胆酸排泄,同时加强孕妇监测,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强调适时终止妊娠:(1)孕妇出现黄疸,胎龄已达36周;(2)无黄疸,妊娠已足月或胎肺已成熟者;(3)有胎盘功能减退或胎儿窘迫者,均应及时终止妊娠。甘晓玲等[10]研究认为孕36~38周终止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