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可靠度(绪论)
结构可靠度 水利与环境学院 王铭明 课时安排(总16学时、1.0学分) 主要内容: 第一章 工程结构可靠度研究历史简介 第二章 工程概率及数理统计概要 第三章 结构可靠度分析中的若干基本概念 第四章 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 第五章 荷载效应、构件抗力和基于可靠度理论的结构设计 第六章 结构体系可靠度 考试形式:笔试。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结构可靠度分析的目的 几个相关概念: * * ☆结构可靠度分析,吴世伟,人民交通出版社 ☆建筑结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李继华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结构可靠度理论,赵国藩、金伟良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结构可靠度,邹天一,人民交通出版社 ☆工程结构可靠度,赵国藩、曹居易等,水利电力出版社 1. 安全性 安全度 可靠性 可靠度 强度:结构承受荷载而不被破坏(施工和使用期的荷载) 耐久性:能够维持足够的时间而不被破坏 适用性:正常使用而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稳定性: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能够保持整体稳定 安全性、稳定性和适用性称为结构的可靠性,用可靠度(reliability)来衡量。 强度和稳定性关系到人身安全,用安全性来描述,用安全度(safety)来衡量。 安全性和可靠性均是用概率来度量(不确定性),可靠性比安全性的概念更为广泛一些。 规定的时间是指设计基准期。结构规定的使用年限,规范中都有相应的规定。一般:房屋50年,港口工程50年,大坝100年,电站厂房50年 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不失效地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规定的条件是指不受人为干扰的施工条件、运行条件。即: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 ★事件的随机性 影响工程结构可靠性的三种不确定性: 指事件发生的条件不充分,使得在条件与事件之间不出现必然的因果关系,从而事件的出现与否表现出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称为随机性。研究的随机性的数学方法主要有概率论、数理统计和随机过程。 ★事物的模糊性 指事物本身的概念是模糊的,如“正常与不正常” “耐久与不耐久”,“安全与危险”,没有客观和明确的界限。主要的数学方法有模糊数学。 ★事物知识的不完全性 人们通常按照知识掌握的完善程度把事物(或系统)分为三类: 白色系统:指完全掌握其知识的系统 黑色系统:指完全不掌握其知识的系统 灰色系统:部分掌握其知识,部分未掌握其知识、的系统,系统中既有白色参数,也有黑色参数 ☆无线电元件的使用可靠度问题 2 可靠度理论来源于电子技术 ☆无线电元件的固有可靠度问题 ☆ 40年代主要应用于无线电技术,60年代主要用于机械工程,70年代开始应用于土木工程。 ☆已有设计方法的回顾 3 结构可靠度出现的原因 ◆容许应力法(allowable stress design) R:拉或压应力,抗力(resistance) 荷载效应,(load ) 即要求在荷载作用下,结构或构件某截面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容许应力 ◆破坏阶段设计法(limit state design) Mp—承载能力,Mip—荷载效应 为保证结构设计的安全,上述两种方法都引入大于1的安全系数K,因此被称为安全系数法。 安全系数法的弊端有哪些 安全系数是根据经验粗略判断的数,结果导致与设计中采用的精确分析方法不相匹配。 ☆安全系数法不能作为度量结构可靠度的统一尺度。不同材料、同一材料的不同受力方式,其安全系数都不相同,安全系数与结构的安全程度不对应。 ☆加大结构的安全系数,不一定能按比例的增加结构的安全度,特别是在不同的应力符号叠加时。 R压=1260N/cm2 R拉=140N/cm2 4. 结构可靠度方法的特点 ☆所有的结构都有破坏的可能性 ☆设计表达式均是分项系数的表达式: ☆与结构相关的量都是随机变量 ☆结构设计的出发点:结构抗力大于荷载效应 荷载效应是指荷载引起的结构构件的内力、位移等 结构抗力是指结构抵抗变形或者破坏的能力 分项系数均有可靠度理论严格算出 第二节 结构可靠度研究历史概况 ☆可靠度理论始于30年代,主要是研究飞机失效 ☆60年代末,由于计算技术的发展,可靠度理论及其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 ☆最早用于结构设计在40年代后期,早期局限于古典可靠度理论(美国的Freudenthal、前苏联的尔然尼钦),设计中随机变量完全为均值和方差所确定(随机变量正态分布的情况下) ☆1969年,美国教授Cornell提出结构可靠指标 的概念,把可靠指标和失效概率相联系,将失效概率作为衡量结构安全度的一种统一数量指标,并建立了结构可靠度的二阶矩模式 ☆1971年,由6个国际组织成立了结构安全度联合委员会JCSS(J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显微镜的使用.ppt
- 细胞中结构.pptx
- 细节决定成败XZB.ppt
- 细节是化学的生命。.ppt
- 织物厚度的测定.ppt
- 终极法理学第十三章.ppt
- 终端与业务中级-综合能力.docx
- 终结版ITO.pptx
- 终结者2英文演讲稿.ppt
- 经典复习课件-电流电压电阻.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