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 Welcome to nginx!.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首页】 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 原理(Ⅰ-2) 授课专业 自动化 年级 2003 99级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校级公共课( );基础或专业基础课( √ );专业课( ) 选修课 限选课( ); 任选课( √ )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 );实践课( √ ) 考核方式 考试( √ );考查( )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48 学分数 3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 40 学时;实践课 8 学时 教材名称 自动控制原理 作 者 黄家英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讲义(待出版)   指定参考书 《自动控制原理》, 《现代控制工程》第四版 《自动控制原理》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s》Eighth Edition Control System Design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 《线性系统理论》 《控制原理例题习题集》 《自动控制理论重点难点及典型题型分析》, 《控制系统MATLAB计算及仿真》 Simulink《建模及动态仿真》。 作 者 吴麒 [美] Katsuhiko Ogata 著,卢伯英等译, 胡寿松,Benjamin C.Kuo,Farid Golnaraghi, G.C.Goodwin , 戴忠达, 郑大钟 周春晖等 张爱民等 黄忠霖, 王沫然 出版社及 出版时间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电子工业出版社,   授课教师 王建 职称 副教授 单位 电气信息学院 授课时间 2006.02——2006.06 注:表中( )选项请打“√”。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次 第 1 周, 第 1 次课 备注 章节 名称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6.1) 授课 方式 理论课( √ );实验课( );实习( ) 教学 时数 3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本学期课程主要内容、学习方法及成绩评定方法; 掌握控制系统综合的概念、目的; 掌握性能指标;校正的基本方式及基本方法; 掌握频域校正的基本思路;系统的希望开环频率特性。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 分配 本学期所授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内容(6、7、8、9、10章) 要求:平时作业:按时,全交。 考勤:课堂点名,课堂作业。 实验:参与,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期中:10周左右 成绩评定方法:总分=期末(65%)+期中(10%)+作业(10%)+实验(10%)+考勤(5%) 答疑: 综合的概念 定义,目的;与分析的关系; 性能指标(非优化类) 稳态类,暂态类;时域,频域。 校正的方式 串联、反馈、前馈、复合。 线性定常系统综合的基本方法 频域校正的基本思路 回路整形法 对控制系统的要求 系统的希望开环频率特性 稳态指标确定低频段 暂态指标确定中频段 抗干扰确定高频段 衔接段的处理 0.25 5 0.25 5 1 1 第 1 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综合的概念、目的及基本方式; 频域校正的基本思路 系统的希望开环频率特性 难点: 系统的希望开环频率特性   讨论、练习、作业 课堂练习: BODE图的画法 作业:B6.2 教学手段  电子教案及板书, 参考资料 参考书1 参考书2 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 2页 四 川 大 学 教 案 【理、工科】 周次 第 2 周, 第 1 次课 备注 章节 名称 第六章 频率响应综合法(6.2,6.3) 授课 方式 理论课( √ );实验课( );实习( ) 教学 时数 3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系统希望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形态; 掌握超前、迟后校正环节的特点 熟悉串联校正的步骤和原则。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 分配 复习上周内容 强调综合目的;回路整形概念; 希望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形态、综合的基本原则。例题。 应用开环频率特性综合闭环系统的方法 3种方法; 串联校正基本形式及一般步骤; 串联超前校正的综合 超前校正装置的特点; 超前校正装置的综合(例题); 设计步骤及小结; 串联迟后校正的综合 迟后校正装置的特点; 迟后校正装置的综合(例题); 设计步骤及小结; 0.5 5 0.5 1 1 第3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超前、迟后校正环节的特点; 超前、迟后校正的设计原则及其对系统的影响。 难点: 超前、迟后校正的步骤(主要是开环增益、截止频率的选择,校正装置参数的确定方法)。   讨论、练习、作业 课堂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chu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