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代教育

第2讲 中国近代教育 2007年近代史考点: 京师同文馆、梁启超、壬寅学制 2008年近代史考点 福建船政学堂、清末新政、南京临时政府废止读经课 2009年近代史考点 中国近代史要点大盘点: 一、近代教育的起步 1、教会学校 如:辨析:近代教会学校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关知识点: 凭籍不平条约的保护,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办学目的是为“传播福音开辟门路”。 2、洋务学堂 主要洋务学堂及其各自特点: 大致可以分为外国语(“方言”)学堂、军事(“武备”)学堂和技术实业学堂三类。 (1)京师同文馆 :1862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外语学堂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内正式上课,定名为同文馆。成为一所以外语教学为主,兼习各门“西学”的综合性学校。1898年,在维新变法高潮中,京师大学堂成立,同文馆的科技教育部分归于京师大学堂。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它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 (2)福建船政学堂 :福建船政学堂由闽 浙总督左宗棠1866年奏请创办,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也是洋务运动时期最大的专门制造近代轮船的工厂。 3、留学教育的起步 (1)幼童留美:在洋务派主持下,清政府自1872-1875年共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881年下半年幼童留美生分三批凄然返国。 (2)派遣留欧: 4、“中体西用”思想 (1)“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如何解决“西学”与中国固有文明之间的关系,洋务派提出的典型方案就是“中体西用”,在“中学”(又称“旧学”)的主导下,肯定“西学”的辅助作用和器用价值。 (2)张之洞与《劝学篇》 《劝学篇》共24篇4万余字,分内篇和外篇,内篇9篇,外篇15篇。内篇专从“中学”发题,外篇专从“西学”发题,但所论常兼及中、西学的关系。 “中学”也称“旧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对“中学”的各方面都要通其大概,但他最注重的是纲常名教。“西学”也称“新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张之洞又着重对其中的西政、西艺加以解释和强调,西政是指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军事建制和法律行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艺即近代西方科技。“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3)“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在不危及“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学,促使“西学”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层度不断深入,在此一时期,“中体西用”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论证,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中体西用”是中、西文化接触后的初期结合方式,有历史合理性。但“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下的直接嫁接,必然要被新形式所代替。 二、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1)兴办学堂 (2)兴办学会、发行报刊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创办京师大学堂 (2)改革科举制度:1898年,光绪皇帝下诏“著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这里所说的《四书》文即八股文。 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1)维新运动中教育改革主张:变科举,废八股;兴办学校,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制度。 (2)《大同书》的教育理想:设计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教育体系,从母亲受胎怀孕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时起,到出生后进育婴院,然后再进入慈幼院,直到进入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 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1)“开民智”(科学)、“伸民权”(民主)与教育作用 (2)培养“新民”( 德育、智育、体育)的教育目的。1902年发表了《论教育当定宗旨》。 (3)论废八股,变科举,兴学校。 (4)论学制:将受教育者划分为5岁以下(幼儿期—家庭教育与幼稚园期),6-13岁(儿童期—小学校期),14-21岁(少年期—中学校期),22-25岁(成人期—大学校期)四个年龄阶段。 (5)主张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 5、严复的教育思想 (1) “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 (2) “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西方社会是“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因此他倡导对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要一体学习。认为“西学”中的思维方法学科、基础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是联成一体,相资为用,交叉发明的。 6、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1)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 (2)废科举,兴学堂:1905年科举制废除,各地纷纷开始兴学。 (3)建立教育行政体制 (4)制定教育宗旨 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1)制定教育方针:“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