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质素吸入疗法防治儿童哮喘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皮质激素吸入疗法防治儿童哮喘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熊言佳 我国近10多年来,儿童哮喘的防治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陈育智教授倡导和指导下,在全国各城市范围内开展了以吸入皮质激素为主的哮喘防治推广工作。哮喘得到了有效控制,其治疗费用得到了减少。本人多年的行医认识到,儿童哮喘防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效的治疗使大多数哮喘儿童得到控制,哮喘儿童的生活与学习象正常儿童一样 什么是哮喘?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从而产生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的反复发作,常在晚间或凌晨发作。这种发作通常和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阻相关,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吸入疗法是儿童哮喘的首选给药方法,但吸入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 吸入疗法的最大优点是药物可以较高浓度(一般为给药总量的10%以上)快速直接地作用于靶器官,药物吸入后与相应受体结合迅速起效,因此局部药物浓度高,疗效好。但所用的药物剂量远小于全身用药量,一般吸入治疗药量仅为全身用药剂量的几十分之一,避免或减少了全身给药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治疗指数高,临床安全性好。 ICS: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控制哮喘症状,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 改善肺功能 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降低住院率 减少死亡 吸入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吸入治疗时药物是通过特殊装置以气溶胶(aerosol)的形式输出并随呼吸进入体内。气溶胶具有巨大的接触面,有利于药物与气道表面接触而发挥作用,但同时具有凝聚作用。气溶胶的流动性取决于外界赋于它的初始速度,而其沉降速度与颗粒质量成正比。因此由于输送装置的特点、药物颗粒的大小、形态、分子量、电荷、吸潮性等的不同,吸入药物可产生不同的临床效应。就颗粒大小而言,直径1~5μm的药物颗粒最为适宜,称之为可吸入颗粒,大于5μm的颗粒则绝大多数被截留在口咽部,最终经吞咽进入体内,而小于0.5μm的颗粒虽能达到下呼吸道,但在潮气呼吸时90%药雾微粒又随呼气排出体外。 药物在肺内的运动方式有以下3种: 1.弥散运动(diffusion),或称为Brownian运动,与时间和微颗粒大小有关,而与药雾颗粒的密度无关; 2.重力运动(gravitational transport)或称之为沉降运动(sedimentation),与时间、微颗粒的大小和密度均有关; 3.惯性运动(inertial transport)吸气速率、微颗粒的大小和密度有关。 吸入皮质激素的代谢途径 哮喘药物给药途径 吸入疗法 ICS如何才能发挥应得的效果 不同病人选择不同药物 不同病人选择不同装置 如何选择?依据是什么? 现有spacer的介绍及评价 理想的吸入糖皮质激素需具有的5个特点 特点 脂溶性高,能迅速进入细胞 受体选择性高 受体亲合力高并结合持久 (受体半衰期长) 局部抗炎活性高 肝脏首过代谢率高且无活性代谢产物 益处 迅速起效 发挥抗炎作用,避免副作用 在肺部作用持久 临床疗效显著 全身副作用少 什么时候开始吸入糖皮质激素为好? GINA方案-轻度持续哮喘 轻症间歇,往往他们并不一定来就医。来就医时往往可能已不是真真的间隙,而已是轻度持续。 病人往往是低估自已的病情,而医生往往是高估治疗效果。 吸入糖皮激素应该开始得出越早越好,哮喘的防治要起始於小年龄的儿童 主张早期防治、越早越好 ABC Asthma Begen’s Childhood ETAC Early Treatment Allergy Children 怎样吸才有效? 早 期, 足量,缓减。 按分级给予该级应给予的足够剂量,重度或中度患者,开始治疗时要强化3~5天 吸入量不能太快的减量,要病情控制稳定3~6个月,才调整一次药量。医生对控制的认识是:不仅症状控制,而且肺功能要达到患者本人最好水平,稳定3个月后,才能首次调整药量。 病人和医生对哮喘 控制 的不同概念 吸入皮质激素的剂量 哮喘病情 中国(1997) GINA (1998) 轻度持续 200 ug/日 200-500 ug/日 中度持续 200-600 ug/日 500 ug/日 重度持续 600 ug/日 800 - 2000 ug/日 尽管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均未完全阐明,但只要按照《全球哮喘防治创仪》(GINA)和(或)中国哮喘防治指南的治疗方案规范地长期治疗,绝大多数患儿的哮喘症状能得到理想的控制,很少乃至不发作,能保持正常的肺功能,与正常儿童一样生活、学习和活动 吸入皮质激素是治疗的第一线药物,长期规范化治疗应遵循阶梯式治疗方案。降级治疗:哮喘控制至少维持3个月,逐步降级至最低维持量。升级治疗:如控制没有达到,则有考虑升级治疗,但首先应审核用药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