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飞不过那个山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它飞不过那个山头”   成群结队的候鸟,为生存为承诺,穿越地球迁徙,一路却遭遇人类火枪、铁笼、毒药不择手段的杀戮。在每一个寻觅食物的冬季,每条靠近温暖的生命通道都有可能成为候鸟的不归路,一回回飞翔,是千百次的生死磨难。   为鸟著“影”立说   山峥嵘,水泓澄,一草一木栖神明。历经七年七个繁殖期,导演孙宪在拍摄完中国第一部鸟类故事片《天赐》后,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我一直认为天底下最公平的就是阳光,花鸟鱼虫,贤良奸佞,都公平享有。地球上的每个生灵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享受阳光享受温暖的权利,人类无权力予以剥夺。”   孙宪自幼便热爱鸟,鸟类摄影也是多年最爱。看着群鸟在海边翩然起舞,那么自然洁净,那么安静无争,他觉得自在无比,仿若前世的自己就是只自由翱翔的鸟儿。一直做电影宣传的孙宪,最初只是简单地想拍些鸟类素材做企业专题片用,但后来素材累积渐多,他有了更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拍一部鸟类的电影呢?   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孙宪的家乡威海成为众多珍稀候鸟栖息之地。亚洲东海岸独有的一种海鸟――黑尾鸥,每年3月~8月飞到荣成海驴岛上繁衍生息,已经有千万年的历史。   从2002年孙宪带人登上海驴岛见到成片的黑尾鸥那刻起,他便决定要为这种可爱的候鸟著“影”立说。   在岛上拍到第四年时,雅克?贝汉的《鸟的迁徙》正在中国上映,孙宪专程跑到北京去看。当看到影院屏幕上那些异常美丽的画面,看着那些候鸟在清晨里飞越雾霭重重的长城,飞越加拿大铺天盖地的红枫林,飞越浓密深邃的亚马逊热带雨林时,他的心慢慢地坠了下去。“雅克?贝汉拍得太棒了!看完之后我特别绝望。”   雅克?贝汉拍摄《鸟的迁徙》时,使用了动力伞、小型飞机,动用了300多人的摄制队伍。而孙宪在最高峰时只有不足10个人的团队,几百万的资金支撑。而且,拍摄地海驴岛无粮、无水、无电、温差大,5月中旬还穿鸭绒服,6月地表温度却能达40cc。剧组人员为拍山顶鸟巢,经常会身背几十斤重的摄影器材,徒手顺着悬崖爬上爬下,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其实,七年去拍一部鸟类纪录片,很多人表示不理解,连我自己也不懂。但《天赐》经历了太多磨难,它却始终勇敢地活着。我只是想讲一个关于生命成长的故事,把我看到的鸟世界里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生命是平等的,每个生命都有尊严,哪怕一草一木都应得到尊重。”冷静之后,孙宪从《鸟的迁徙》和《帝企鹅日记》中得到启发,锁定了片子的努力方向。“我们虽然没有大制作,但一定要把故事讲得动人。”   七年时光锻造的《天赐》终于孕育而成。它以海驴岛为环境背景,用拟人手法,讲述了一只黑尾鸥从破蛋而出到成年展翅高飞的故事,其间真实地再现了它成长过程中所遭遇到的一切:先是父亲捕鱼时咬中鱼钩葬身大海,然后是两个哥哥一个被蛇猎杀一个坠入悬崖,最后母亲因为保护它与大鸥打斗后折断翅膀跳崖身亡。原来幸福的五口之家,只剩小黑尾鸥孤独而坚强地活在世上。凡是看过《天赐》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天赐》被誉为“中国首部原生态鸟类故事片”,并于2010年9月在德国科隆电影节上夺得“最受观众喜爱的影片”大奖。能获得这些荣誉,孙宪觉得海驴岛上的黑尾鸥和自己的“三脚架”团队功不可没。“三脚架”团队成员除孙宪外,另两名是王建涛和于辉。   2012年中国纪录片委员会高峰论坛上,孙宪被邀讲话,他对着台下众多名校教授以及BBC等知名媒体人骄傲地说:“我没有你们那样强大的资金后盾,但我有一点,你们没有。我有一个三脚架团队,九年十年,不离不弃。最重要的是没有任何经济利益的跟随。你们谁有这样的团队?我这辈子最牛的就是这个。”说完,下面一片掌声。“其实感觉自豪的同时,心情也很沉重。看着小于和小王因为拍片落下一身病,整天大把大把地吃药,有种负罪感。这是很重的情分。”   鸟道悲歌   在《鸟的迁徙冲有这样一组镜头:枪声突兀响起,原本有序飞翔的雁群瞬间四散惊飞,一只只折翅坠落;森林里,一边温暖的鸟巢里雏鸟在觅食,一边人类的推土机在铲平它的家园;浓烟滚滚的矿地里,黝黑污浊的溪水里,有只大雁跌进秽物中挣扎不出。   如果说《鸟的迁徙》以含蓄隐晦的视角处理人类对鸟类的残杀,那么《长沙晚报》记者李锋拍摄的新闻记录片《鸟之殇,千年鸟道上的大屠杀》,则在这个冬季里将人类大规模杀戮鸟类的场面通过镜头,赤裸裸地呈现在众人面前。“它飞过这个山头,也飞不过那个山头。”李锋一句话,逼迫我们与残酷的事实赤裸相向。   这部摄于湖南罗霄山脉深处的记录片,于今年10月16日在网络上传后,当天的点击量就达15万次,如今已逾百万。《鸟之殇》的镜头直击深夜非法猎杀现场、县城餐馆、黑市交易,将整条非法捕鸟的产业链呈现出来,短短的12分钟,是李锋和两名同伴先后8次冒着生命危险,历时一个月坚守在大雾弥漫的山里拍出来的。   李锋的《鸟之殇》特地选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