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

(三)言语和语言发展的测验 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2.5岁至老年) (四)学前儿童行为问题评定量表 艾森博克儿童行为量表(4-16岁儿童) (一)不良习惯 吮手指 咬指甲 习惯性阴部摩擦 (二)品行障碍 攻击性行为 拒绝上托幼机构 说谎 (三)情绪障碍 儿童期恐惧 暴怒发作 夜惊 儿童退缩行为 (四)正常生理机能发育迟缓 儿童遗尿症 语言发育迟缓 口吃 多动症 第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 中医健康管理学院 张毅 2017.10.21 概念:心理卫生也称精神卫生,是指维持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以及矫治各种不健康心理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 早期:患者的躯体和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现在:健康人的心理保健,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没有临床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有良好适应性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 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就是指一个人在情绪、观念、行为、兴趣、个性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失调,亦称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 1、智力发展正常 智力正常的儿童在认知方面一般表现出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较强。 2、情绪健康、反应适度 表现为情绪安定,积极向上,具有爱心和同情心。积极情感总是多于消极情感,能较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心境,没有不必要的紧张感和不安感。 3、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和谐 乐于与人交往,合群、能与他人友好相处。 4、行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统一协调 心理和行为是协调一致的。行为表现为既不过敏,又不迟钝,面对新的刺激情境能做出合理的反应,具有与大多数同龄儿童基本相符的行为特征。 5、有良好的性格特征 具有活泼开朗、乐观、自信,积极主动、独立性较强,谦虚、诚实、勇敢、热情、慷慨等性格特征。 6、自我意识良好 能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他们身上积极的肯定的自我观念占优势。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最主要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是生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2.生理成熟 是指机体发育所达到的某种水平,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使新的生理活动的出现处于准备状态。 遗传的顺序规定了个体生长发育的先后顺序; 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性 (二)社会因素 1、心理发展关键期和早期生活经验 良好的早期经验有助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反之则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几个关键期: 0~2岁 亲子依恋形成 5岁前 语言、数概念、音乐学习 10岁前 动作学习、外语学习 (二)社会因素 2、家庭 家庭结构不健全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有着消极的影响。 父母离异——孤僻、自卑、胆怯、冷漠、自虐、撒谎、多动、讲脏话。 家庭氛围不良的家庭氛围,儿童心理压力大,没有安全感,容易胆怯、自私、嫉妒、 孤独、懒惰、不讲礼貌。 父母吵闹——行为紊乱、 夜惊、梦魇、遗尿症。 (二)社会因素 家长素质 父母的文化和心理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与行为。 文化素质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有较高相关。 父母的心理障碍会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孩子往往从父母那里模仿到不健康的性格、行为习惯。 教育态度和方式 不合理、不正确,易使儿童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3、托幼机构 师幼关系 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 粗暴的态度易导致儿童紧张、胆怯; 学前儿童某些心理问题与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同伴关系 不良的同伴关系,容易产生独占、攻击、粗暴或胆怯、孤独不合群等行为,严重阻碍儿童的身心和社会性发展。 4、其他环境因素 居住在高层住宅或单元楼的儿童易形成孤僻、脆弱、暴躁等不良性格。 看电视过多的儿童交往能力普遍较差,孤独、沉默,自我中心,学到侵犯性行为。 儿童与各种社会传媒的接触, 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道德观念 和行为的形成。 (三)心理因素 1、气质与性格 托马斯等把儿童的气质分成三种类型:易养型、难养型、兴奋缓慢型。难养型儿童更易产生攻击行为、焦虑、敌意等。 性格内向、胆小——惧怕、沉默;外向、暴躁——攻击、发脾气 2、需要与动机 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导致问题行为。 动机冲突若不及时和妥善地解决,就会造成强烈的情绪波动。 3、情绪 消极情绪容易导致儿童心理异常和障碍。焦虑和恐惧影响比较明显。 4、自我意识 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个性的健全发展。 (一)创造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 1.家庭 2.托幼机构 3.社会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内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