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体健康与疾病(血管).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人体健康与疾病(血管)

血管 血压 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单位:Pa(牛顿/米2),mmHg 血压形成机制: ① 循环系统内血液充盈 ② 心脏射血 动脉血压 1.动脉血压的形成 (1)基本因素: 循环系统内血液充盈及心脏射血。 (2)外周阻力: 在血液充盈的前提下,动脉血压的形成是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3)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①缓解血压,使收缩压不致过高,舒张压不致过低 ②使左心室间断射血变成动脉内连续血流 心缩循h.avi 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⑴ 收缩压:心室收缩中期主动脉血压的最高值。13.3-16kPa ⑵ 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主动脉血压的最低值。8.0-10.6kPa ⑶ 脉压:4.0-5.0kPa 正常成年人:高压90-140mmHg,低压60-90mmHg 你的血压有可能升高? 有家族史 出血量大(拔牙等),常出鼻血 有压力感或头痛 眩晕、恍惚、看东西模糊 动脉血压测定 测定原理: 人体动脉血压测量采用听诊法,测量部位为上臂肱(gong)动脉。用血压计的压脉带充气,通过在动脉外加压,然后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来测量血压。 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是没有声音,但如果血液流经狭窄处形成涡流,则发出声音。当缠于上臂的压脉带内充气后压力超过肱动脉收缩压时,肱动脉内的血流完全被阻断,此时用听诊器在其远端听不到声音。 徐徐放气,降低压脉带内的压力,当压脉带内压力低于肱动脉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血液将断续流过肱动脉而产生声音,在肱动脉远端能听到动脉音。继续放气,当压脉带内压力等于舒张压时,血流由断续流动变为连续流动,声音突然由强变弱并消失。 收缩压、舒张压:从无音到刚刚听见的第1个动脉音时的外加压力相当于收缩压,动脉音突然变弱时的外加压力相当于舒张压。 器材: 听诊器 血压计 方法: 坐位,暴露上臂,伸直肘部,手掌向上。 袖带平整地缠于上臂中部,松紧为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厘米(下缘在肘关节上约3cm处)。 戴好听诊器,将听诊器紧贴肘窝内侧肱动脉处,一手关闭气门上螺旋帽,握住输气球向袖带内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0~30毫米汞柱,然后慢慢放开气门,使汞柱慢慢下降,并注意汞柱所指的刻度。当听到听诊器中第一声搏动,此时汞柱所指的刻度即为收缩压。当搏动声突然减弱或消失,此时汞柱所指的刻度即为舒张压。 注意事项 1.测压时室内须保持安静,以利听诊。 2.戴听诊器时,务使耳具的弯曲方向与外耳道一致,即接耳的弯曲端向前。 3.压脉带裹绕要松紧适宜,并与心脏同 一水平。 4.重复测压时,须将压脉带内空气放尽,使压力降至零位,而后再加压测量。 3.影响动脉血压形成的因素 (1)搏出量 (2)心率 (3)外周阻力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1)心脏每搏输出量: 心脏每搏输出量↑时,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反之则反。因此,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2)心率: 心率↑时,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反之则反。 (3)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时,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反之则反。 因此,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4)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若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则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若同时伴小动脉硬化,以致外周阻力↑,舒张压亦↑。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若血管系统容量不变,循环血量↓,则血压↓;若血管系统容量↑,血量不变,血压亦↓。 影响动脉血压形成的因素 (1)搏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 (2)心率:对舒张压影响较大。 (3)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舒张压高低反映外周阻力大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中风(脑中风, “脑血管意外” ) 缺血性中风(脑梗塞) 60%~ 70%,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出血性中风 30%~ 40%,脑出血(脑溢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常见病因 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中风是可以预防的 人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年龄、种族和家族史,但是可以控制高血压,降低血脂,控制糖尿病和戒烟。 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中风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1倍;高血脂尤其是高胆固醇者的中风危险性比正常人高1.3到2.9倍;糖尿病使中风危险性增加2-3倍;吸烟者的中风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1.5倍。 静脉血压和静脉回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