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案-西华师范大学
教 案
课程名称 水文学
课程编号 101000107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教学时数 64
教学对象 地理科学专业
授课教师 许武成
职 称 教授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2009年8月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并运用水文学理论对水文现象予以分析,构建学生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观及为学生今后从事地理教学、科研、参与国民经济建设打下一定的基础。
要求:掌握各种水体的组成、性质、现象、运动变化及其时空分布规律、水资源及其利用;掌握水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实践意义
(二)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2、难点:
(四)课时安排
(一)总课时:64课时。
:
课? 程? 内? 容 各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 讲 课 习题课 实 验 设 计 绪论 2 ? ? ? 地球上水的性质与分布 6 ? ? ? 地球上水的循环 14 ? ? ? 陆地表面水的组成与运动 14 课程中期小结与练习 2 海洋的结构与海水的运动 10 地下水的结构与运动 10 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4 课程终期小结与练习 2 总 计(学时) 60 4
(五)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2、成绩构成
10%;课外成绩10%;期终考试80%。
(1)丁兰璋.水文学与水资源基础.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2)胡方荣.水文学原理.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3)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水文学与水资源共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绪 论
教研室: 地理科学教研室 教师姓名: 罗熙
课程名称 水文学 授课专业及班次 地理科学专业2007级 授课内容 绪论 授课方式及学时 讲授法,学时:2课时 目的要求 (1)掌握水文学研究的对象、内容、任务及学科体系;
(2)了解水文学发展简史和水文学的地理研究方向;
(3)理解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初步认识水文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水文学研究的对象;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水文学的研究方法。
(2)教学难点: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
讲授内容及
时间分配 (1)水文学研究的对象。
(2)水文学发展简史。
(3)水文学体系。
(4)水文学的地理研究方向——地理水文学。
(5)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
(6)水文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7)水文学的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要求。
课的类型 讲授课 参考资料 (1)丁兰璋.水文学与水资源基础.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2)胡方荣.水文学原理.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3)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水文学与水资源共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教学过程:
一、水文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一)研究对象
1、 水文学——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水体——以一定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水的总称。水的形态包括大汽水、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水、地下水、土壤水、生物水等。
(二)水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本课程的内容结构
1、主要内容
(1)水分循环及水量平衡(水文学的核心内容)
(2)水的数量、质量及分布
(3)各种水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4)各种水体的类型结构及运动规律
(5)水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与生态系统、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6)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
2、本课程的内容结构
二、水文学的发展简介
水文学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从经验到理论、从定性到定量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水文现象定性描述阶段
1、时期:远古——14世纪未
2、标志
(1)世界上最早的水文观测:中国和埃及(大禹冶水、随山刊木)
(2)水经注吕氏春秋定性描述各大河流的源流、水情、水文循环的初步概念
(3)特点水文观测定性描述经验积累
(二)水文科学的形成阶段
1、时期:15世纪初——19世纪未
2、特点:
(1)概念描述进入定量描述
(2)水文理论的形成
3、标志
(1)1674年p.佩罗提出了水量平衡概念
(2)1775年谢才提出了谢才公式(明渠畅流等流速公式)
(3)1802年道尔顿提出蒸发公式
(4)1856年达西定律形成
(三)应用水文学阶段
1、时期:20世纪—20世纪五十年代
2、特点
(1)水文观测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
(2)应用水文学发展
3、标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