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地质》 教学课件 学习情境二 道路工程地质知识的应用.ppt

《道路工程地质》 教学课件 学习情境二 道路工程地质知识的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路工程地质》 教学课件 学习情境二 道路工程地质知识的应用

(1)地质调查与测绘的范围、测点、物探网的点线范围和布设,物探方法的运用和钻探孔、坑、槽的数量与位置等,应与初勘时未能查明的地质条件相适应,但对隧道有影响的大构造和复杂地质地段,勘察追踪范围可适当放大。 (2)重点调查隧道通过的严重不良地质、特殊地质地段,以确定隧道准确位置的工程地质条件。 (3)实地复核、修改、补充初勘地质资料,对初勘遗漏、隐蔽的工程地质问题,应适当加大调绘范围和工作量。 初步勘察阶段:主要是通过地表露头的勘察或采用简单的揭露手段来查明隧道区地形、地貌、岩性、构造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推断不完全显露或隐埋深部的地质情况。通过测绘主要弄清对隧道有控制性的地质问题(如地层、岩性、构造),进而对隧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作出定性的评价。 (四)道路特殊地质、不良地质地区(地段)以及路基、路面的工程地质勘察 1.特殊地质、不良地质地区工程地质勘察 如泥沼及软土、黄土、膨胀土、盐渍土、多年冻土、岩堆、崩塌、滑坡、泥石流、冰川、雪崩、积雪、涎流水、沙漠、岩溶等,往往影响路线方案的选择、布设与构造物的设计,在工程地质勘察的各个阶段均应作为重点,进行逐步深入的勘测,查明其类型、规模、性质、发生原因、发展趋势、危害程度等,提出绕越依据或处理措施。 2.路基、路面工程地质勘察 在初测、定测阶段,根据选定的路线方案和确定的路线位置,对中线两侧一定范围的地带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为路基、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土质、地质、水文及水文地质方面的依据。其中,详勘阶段主要是进行定量调查取得有关的资料,对一般路基或比较特殊的路基(如高填路堤、深挖路堑等)均要求进行详细的勘探与试验。 (五)天然建筑材料勘察 修建公路的筑路材料一般是采取就地取材,如石料、砾石、砂、粘土、水等天然材料。这些材料品质的好坏和运输距离的远近等,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和造价。当就近材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则由近及远地扩大调查范围,以求得数量足够、品质适用、开采及运输方便的筑路材料产地。 ??? 天然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 用 途 建筑材料 质 量 要 求 用作混凝土骨料 卵砾石或碎石 组成卵砾石或碎石的岩石应坚硬,软弱岩石的碎块含量应小于5%;不得含有粘土团块,砾石表面不得附有粘土膜;蛋白石与胶体状硅化物的含量不得超过8%;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应小于1%;应尽可能不含有机质成分;碎石混凝土的强度一般要比砾石混凝土的强度高10—15%。 砂 拌混凝土的砂不能过细也不能过粗,而宜用混合砂。有棱角的山砂与水泥的结合力较浑圆的河砂为高,但山砂中混的杂质较多,由于淘洗相当困难,故采用较纯净的河砂反而更有利些。 用于反滤层 砂和砾石 卵砾石应未经风化且耐风化、坚硬、不易为水所软化和溶解;渗透性大,其渗透系数至少应为被保护土渗透系数的50—100倍;有机质含量和可融性盐的含量与坝体土料的要求相同;砾石、卵石应有较高的抗冻性,卵砾石本身的孔隙率最好不要超过4%;砂和粒石中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即含泥量)不应对于5%,且不应含有大量粒径小于0.05mm的粉土和粘土颗粒。 用于道渣材料 砾石及砂 最好的道渣材料是碎石,天然产出的卵砾石经过筛选并掺入适量碎石也可作为较好的道渣材料。 3. 内业整理 其任务是将测绘、勘探、试验和长期观测的各种资料认真地系统整理和全面地综合分析,找出各种自然地质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对建筑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作出正确评价,为工程规划、设计及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内业整理要反复检查核对各种原始资料的正确性并及时整理、分析,查对清绘各种原始图件,整理分析岩土各种实验成果。编制工程地质图件,编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二)其它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2. 长期观测 长期观测的主要任务是检验测绘、勘探对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的正确性,查明动力地质作用及其影响因素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准确预测工程地质问题,为防止不良地质作用所采取的措施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检查为防治不良地质作用而采取的处理措施的效果。 任务2.3 识读工程地质图 地质图是指以一定的符号、颜色和花纹将某一地区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地层、岩体、构造等的产状、分布、形成时代及相互关系)按一定比例尺综合概括地投影到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是反映各种地质现象和地质条件的图件,它由野外地质勘探的实际资料编制而成,是地质勘测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地质图 地质图的规格 图名 是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图的类型。一般以图区内主要城镇、居民点或主要山岭、河流等命名。 比例尺 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比例尺一般注于图框外上方、图名之下或下方正中位置。比例尺的大小反映图的精度,比例尺越大,图的精度越高,对地质条件的反映越详细。比例尺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