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话“范跑跑”
5月12日下午,恐怖的汶川8.0级地震发生时,正在上课的都江堰光亚学校老师范美忠丢下班上的学生,第一个从教室跑到了楼下操场,一声“地震了”都没喊。在震后争议人物的公众关注度排行榜上,能与他相“媲美”的人只有房地产企业家王石和美国女影星莎朗#8226;斯通。
这是一堂语文课。
范美忠站在大教室里,给4个班的高二学生讲《孔乙己》。整堂课,他不断地主动找学生辩论。他问一个学生:
“嘲弄孔乙己的人们是否知道他的痛苦?”
“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但是他们的快乐都是建筑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学生答。
范美忠又问:“那么你觉得这样的状况合理吗?”
学生答:“不合理。”
师问:“应该被改变吗?”
生答:“应该被改变,但是不可能被改变。”
师问:“为什么?”
生答:“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不可能改变每一个人。”
师问:“那么我们能不能将心比心,来改变这些,是否可以更好呢?”
生答:“可以,我们每个人应该真心对人,世界可以因此而改变。”
师问:“就是说需要自我的反省?”
生答:“是的。”
那是2005年11月,北大毕业的语文教师范美忠还不叫“范跑跑”。而今,范美忠自己成了孔乙己,在他周围,吐沫星子横飞,他被无数人耻笑辱骂,他被要求做最深刻的自我的反省,但同时又有不少人为他辩护,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个被谑称为“饭桶”的群体还有扩大的趋势。在震后争议人物的公众关注度排行榜上,能与他相“媲美”的人只有房地产企业家王石和美国女影星莎朗#8226;斯通。
5月12日下午,恐怖的汶川8.0级地震发生时,正在上课的都江堰光亚学校老师范美忠丢下班上的学生,第一个从教室跑到了楼下操场,一声“地震了”都没喊。10天后,他在网上主动写出这一经过并为自己辩护:
“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
“先人后己和牺牲是一种选择,但不是美德!”
公众沸腾了,范美忠变成了“范跑跑”。
是范先生、范老师还是“范跑跑”,是真小人还是伪君子,哪个是真实的范美忠?
“范跑跑”出世
6月3日入夜,成都三环外。
在一处出租车司机都找不到的小区,处在舆论漩涡中心的范美忠并没有想象
中的焦头烂额。这是个戴黑框眼镜、中分头一丝不乱的中年男人,身上是灰绿底黄白格的Levis衬衫和米色长裤,脚上则是双棕色的户外鞋。
瘦,但不弱;热情,但有戒心;眼睛不大,但神情专注。坐在《新民周刊》记者对面的范美忠总是前倾着身体,言谈自若但掩饰不住拘谨。2个小时后,完全放松的范美忠开始任自己瘫在沙发里,连珠炮一样地说话,句子之间并不停顿,一直讲到第二天凌晨2点。
他反复向记者强调:“我也在反思,但那只是我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最后,他说,他向他的学生和学校道歉。
那时,“范跑跑”头上已有“先跑老师”、“中国最无耻的教师”、“精英的反面教材”等多顶帽子,鲜有人敢支持他。
6月7日晚,电视里。
受邀参加电视辩论节目的范美忠出尽风头,与4天前一样的穿着,只是把衬衫的最上面的一粒纽扣也扣上了,腿却一直抖个不停。辩论对手失态的咆哮让他“不战而胜”。节目结束后,“范跑跑”人气大涨,大量的中立网民开始偏向“范跑跑”,挺范派和倒范派一时间力量不相上下。
一切要从5月22日的那个帖子说起。
范美忠用真名上网,在天涯论坛的读书板块里,他是个颇有些名气的作者,身边一大群朋友。5月22日上午9点,他把一篇题为“那一刻地动山摇”的5000多字长帖贴上自己经常泡的“闲闲书话”版。那些现在已经为人熟知的刺激语言和另类叙述立刻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探讨开始了,不过仅限于朋友间的小范围争论。
一天后,网友五岳散人的帖子《自由与道德――从“范跑跑”事件说起》创造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新词“范跑跑”,一下子就叫开了。网友开始批判范美忠的言论。
5月24日,范美忠再次发帖《我为什么写〈那一刻地动山摇〉》,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引起网友更大范围的关注。
5月25日,一家华南媒体以“‘先跑老师’表白激怒网友”为题报道了此事,随着报道的转载,北大学生、逃跑教师、不救母亲,这三条中的任何一点都足以引起全国范围的轰动了,何况三条都沾上了。突然跳出来个大放厥词的“范跑跑”与举国抗震救灾的情形形成了强烈对比,愤怒的公众争相将各种极端言论泼向“范跑跑”,思想界亦有所反应,“范跑跑”事件被推向第一个高潮。
也正是由这天开始,加工后的和民众想象中的“范跑跑”脱离出范美忠。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虚拟人物粉墨登场,一条条评论发出,5月12日那天范美忠的教室里到底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