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道河的歌声
八道河在熊岳城东,大约有十几里。从头道河、二道河……直到八道河 ,都汇入了响水
河。
响水河从城南流过。河面宽阔,河水清澈,进城到入海十几里的河面足有百十来米宽。碧
波荡漾,激流撞击流石,飞溅起浪花,把明媚的阳光击碎成金珠银珠抛起,轻轻唱着悦耳的
歌。八道河哺育了响水河。
八道河山区南北纵深八十多华里,东西有五十多华里,每道河都牵着一道山谷,每个山
谷都有很多沟沟岔岔,每个沟岔都住着人家。山林茂密,山珍野兽繁多。战争年代,战士们转
战丛山密林,成为天然的屏障,山珍野味提供了生活保障。当年,熊岳区区长杨运带领战士们
与敌人周旋,搅得敌人魂飞破胆。可是就在解放前夕的一次与敌人遭遇中,杨运区长不幸负
伤被俘,被敌人残忍杀害。为了纪念他,人民政府在八道河成立杨运区。
解放后,杨运区人民组织互助组、合作社,直到成立人民公社,叫杨运人民公社。
熊岳城是我出生和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这座古城有 2000多年历史,是秦汉时期平郭县
的旧址。辽金时期改为庐州,州县同城。清朝时设副都统建制,军事管辖从辽阳城一直到大连
湾。
熊岳城 自古以来经济繁荣 ,百业俱兴,很多商家饭馆药铺作坊都是八道河山民所开 ,他
们派出子弟进城做买卖,山里和城里血脉相连,山里的山珍野味是城里人餐桌上的美味佳
肴,山里的草药木材柞蚕都是城里作坊的生产原料。城里人历来敬重山里人,因为那里有他
们的父母 ,是他们的根基。
城里人吃的用的烧的都离不开山里,城里需要什么都向山里伸手,就像现在的啃老族。
城里盖房子,就进山选材料,四梁八柱九道檩,粗的棵柁,直的檩条和顶梁柱,每根材料都得
困
几十年甚至是百年千年的大树,还有胳膊粗的椽材,不走翘的门窗料,以及砂
石,样样都得山里出。秋冬季节,城里大街小巷都跑着山里送大柴的马车。1964
年春 ,公社在进城道 口上设立了木材检查站,可是也堵不住城里的需求。
山里耕地薄,产量低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到青黄不接时人们吃饭就成
问题。那个年代解决温饱 ,获得高产成了八道河人的心痛。公社党委组织群众
在苞米地里间种土豆。土豆生长期短 ,成熟早,产量高,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当
土豆成熟从地里起出来的时候 ,苞米刚好封垄抽穗,大垄双行 ,通风好采光足 ,
收获也不差。当时公社党委书记因为种土豆出了名 ,山里人不忘恩,亲切地叫他
“土豆书记”。传到县里就变了味了,叫 “老土豆”,叫着叫着,把土豆的豆宇也省
去了,成了 “老土”。而 “土豆书记”并没有感到不雅 ,反而觉得挺 自豪,直到十几
年以后当了县委书记,还常常 自称 “我就是老土 ,但不是土老帽的土 ,而是土豆
的土 ,土豆能让人饿了的时候填饱肚子。”现在,土豆则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最
佳食品。那时八道河成了全县农业战线上一面红旗。
临县也有一面红旗,在辽河边垦荒造地,改旱地为水田,产量大幅度提高。
八道河派人去取经。那个红旗党委书记外号 “大嘴叉子”,好吹牛。就是后来在
“朝农”讲话 ,一 口气骂了几十句 他“妈的”那个,给来学习的八道河人传授经验,
说八道河创高产 ,必须向荒山河滩要地 ,把旱地改水田。
取经的回来,本知道大嘴叉子的经验在八道河行不通 ,但谁知道那个大嘴
叉子官运亨通,不久当上了省革委会副主任,还主管农业,行不通也得行。县里
发现 “老土”有点右,把他调出来派了个新书记。于是组织山民们大干快上,那时
八道河有一句顺口溜,“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 ,兜里揣土豆,山上(河滩)抡攫
头。”毁林地造梯田,开河滩种水稻,打着灯笼上工,披着星星下地,甚至年三十
也在工地上过。
1976年秋冬季节 ,头一场雪下得有点早。县里照例派干部下乡督促农田水
利建设 ,我带着行李来到八道河时天已摸黑。公社只有一个值班的文书看家。
说 ,领导们都下去包工地了,住在公社的几个头天不亮就骑车走人 ,晚上什么时
候回来不定规。天天报进度,三天一碰头,只有碰头的时候领导才能聚齐。他将
我的行李搬到程书记的宿舍,程书记是一把手。屋子不大,一张办公桌,两把椅
子,一个卷柜。卷柜下层的门未关严,里面塞满了脏衣服。炕洞的火还在燃烧,
噼噼啪啪爆出火星和响声,散发出新大柴的清香,屋里暖烘烘的。炕头炕梢各有
一 个行李卷,正好中间可以放下我的行李。
程书记是从县里派下来的干部 ,虽然在县里曾经做过办公室主任,但到这
样一个典型单位来当一把手,也感到压力很大,除了开会他很少回城里,长期住
在办公室,或者住在大队。文书说,程书记包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