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讲稿1——论语概说.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概说 (一)书名 《论语》书名的涵义,自古就有不同的理解。 班固《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根据班固的说法,“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语言的论纂。 东汉刘熙则认为:“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释名·释典艺》) ——其意为“论语”就是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话。 此外,袁枚认为“论语”是“议论之语”(《论语解四篇》);章太炎认为,“论”即“仑”,就是“次序”,“论语”是把师生问答按次序编为一册(《国故论衡·文字总略》)。还有其他诸种解释。 《论语》的书名确定于何时,也是迄今尚有歧见的问题。有人认为始于弟子撰集的时候,有人认为始于孔孟之间,始于秦汉之间,还有的认为始于西汉孔安国等。 也有人认为最初可能像《书》(《尚书》)、《诗》(《诗经》)、《易》(《易经》)那样只有一个字,或称为“论”,或称为“语”,后来才逐渐统一为“论语”。 书名的确定与成书的时间和作者是密切相关的。 (二)记录者 《论语》的知识产权无异是属于孔子的,但《论语》不是孔子亲手写的。是他人记录、整理、编定的,根据如下: 《论语》一书,篇幅不多,却出现了不少次的重复的章节。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 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先见于学而篇1·3,又重出于阳货篇17·17; “博学于文”一章,先见于雍也篇6·27,又重出于颜渊篇12·15。 这种现象只能作一个合理的推论:孔子的言论,当时弟子各有记载,后来才汇集成书。 那么是哪些人编订的,又众说纷纭。我们参阅各家之说,这样认为: 首先,是孔子在世时弟子各有记录。 如,《论语·卫灵公15·6》: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注释】   ?①行:这里是“行得通”、“通达”的意思。②蛮貊:蛮,古称南蛮;貊,古称北狄。蛮貊都是古代对边远地区民族的称呼。③州里:与蛮貊相对,指本乡本土。④参:相参,显现。⑤衡:车辕前用于套牛马的横木。⑥绅:束在腰间并能垂下的大带。 【译文】 子张问怎样才能使自己通达(到处行得通)。孔子说:“说话忠诚守信,行为忠实严谨,即使到了边远的部族国家,也能够通达。言语欺诈无信,行为刻薄轻浮,即使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站立时仿佛看见‘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前面,坐在车中仿佛看见这几个字在辕前横木上,能够做到这样,便能够处处通达了。”子张便把孔子的话记在束腰的大带上。 《论语》的篇章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今天可以窥测得到的有这样两章: 一章在子罕篇9·7: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译文】牢说:“孔子说过,我不曾被国家所用,所以学得一些技艺。” “牢”是人名,相传他姓琴,字子开,又字子张,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论,这一章是琴牢的本人的记载,编辑《论语》的人,“直取其所记而载之耳。” 另一章就是宪问篇14·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译文】原宪问如何叫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做官领薪俸;国家政治黑暗,做官领薪俸,这就是耻辱。” “宪”是原宪,字子思,这里也去姓称名,不称字,显然和《论语》的一般体例不合,因此也可以推论,这是原宪自己的笔墨。 孔子去世后弟子核对记录。孔子死后埋葬在曲阜北面的泗水旁边,许多弟子都为他守丧三年,三年期满才相别离去。这一特定的时段,正是孔子学生回忆老师当年教诲。互相核对“听课笔记”的极好机遇和场合,所以我们认为班固所谓“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是大致可信的,只是还没有编定。 其次,有出自他不同的再传弟子之手。 这里面不少是曾参的学生的记载,象泰伯篇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覆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译文】曾参病了,把他的学生召集拢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上说:‘小心呀!谨慎呀!好像面临深深水坑之旁,好像行走薄薄冰层之上。’从今以后,我才晓得自己是可以免于祸害刑戮的了!学生们!” 即是曾参的弟子的记载。 又如,子张篇19·3: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欤,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译文】子夏的学生向子张问怎么去交朋友。子张道:“子夏说了些什么?”答道:“子夏说,可以交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