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京津冀城镇化和其和长三角与珠三角比较
京津冀城镇化和其和长三角与珠三角比较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三个“增长极”之一所在区域,在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该区域的国土面积为21.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7%。2012年常住人口10770万人,占全国大陆总人口的7.95%;地区生产总值57261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03%。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一直是学界讨论的议题,其中关注的重点之一是京津冀地区都市圈和城镇化的发展,主要包括京津冀都市固体系结构和空间关系研究,人口城镇化、人口分布及人口流动研究等。本文的研究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京津冀地区人口城镇化的水平、结构做出分析,并通过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比较,揭示京津冀地区人口城镇化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研究的需要,本文所指的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全部区域,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的全部区域,珠三角地区是指广东省的全部区域。
一、人口城镇化水平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京津冀地区人口城镇化的整体水平为56.23%,比全国平均水平(49.68%)高出6.55个百分点。但是,尽管区域内坐落着北京和天津这两个超级都市,其城镇化率仍低于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59.49%)。从跨省区域的范围看,京津冀的城镇化仍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位于长三角地区(65%)、珠三角地区(66%)和东北地区(57.19%)之后。
京津冀区域内部的城镇化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一方面是北京市和天津市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分别高达85.96%和79.44%;另一方面是河北省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只有43.11%,低于全国6.57个百分点。换言之,在北京市和天津市的人口城镇化进程基本完成的时候,河北省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尚未过半,甚至低于世界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45%)。这种巨大的区域内落差在我国其他地区是鲜见的。这意味着京津冀地区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失衡,这种失衡不仅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影响到我国人口城镇化的整体进程。
二、人口城镇化的结构特征
城镇化进程不仅仅是水平的变化,而且还有结构的变化,后者是我们深入了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内在特点的关键所在。所谓城镇化结构,本文是指人口在城市和镇这两类不同形态区域之间的分布,以及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分布。从全国来看,城镇人口中的六成居住在城市,有四成居住在小城镇。京津冀地区城镇人口中居住在城市的比例达到了66.1%。但如果仅就河北省而言,其城镇人口的分布格局则正好相反:有54.43%的人是居住在小城镇。这种分布格局与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相同,如安徽、湖南、江西、广西、云南、西藏、广西、贵州和四川。需要指出的是,河北省的区域主要是在华北平原,地形等自然条件显然要比这些中西部省份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从这一点上看,我们至少可以作出河北省城镇化的结构不尽合理的判断。
京津冀城镇人口分布的另一个特点是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天津市两个人口超千万的大都市及人口超500万的石家庄市,三个城市的人口之和占京津冀全部城镇人口的54.9%,其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占京津冀全部城镇人口的42.1%。但如果仅看河北省的话,则有超过50%的城镇人口是集中在人口规模在300万以下的城市。相比之下,上海市城镇人口占长三角地区全部城镇人口的17.1%,加上南京市和杭州市,所占比例为27.7%;广州市和深圳市的城镇人口占珠三角地区全部城镇人口的27.4%。比较图1中的三个地区城镇人口按照城市规模的分布,我们也可以发现,京津冀地区10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仅吸纳了该地区9%的城镇人口,而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10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分别吸纳了本区域18%和11%的城镇人口。上述情况表明,京津冀地区城镇人口的聚集程度大大高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
城市是人口城镇化的载体,一个区域内的城市体系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区域人口城镇化的进程。京津冀地区总共有35个县级市及以上的城市,包括2个直辖市、1个省会城市、10个地级市和22个县级市。如果按照城市人口规模划分,京津冀地区62.86%的城市是50万人以下的中小城市,大大高于长三角地区(38.88%)和珠三角地区(46.51%),此外,京津冀地区没有50万~1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这表明,京津冀地区大城市发育不足,小城市对城镇人口的吸纳和承载能力有限,这种城市体系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京津冀人口城镇化的发展。相比之下,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城市体系结构更为合理(见图1)。
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都呈现“双核”结构特征,城市首位度分别只有1.64和1.03,而长三角城市群则是一种“单核”结构,首位城市上海市的人口规模是次位城市苏州市的2.80倍。但是,京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临海市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实践和探索.doc
- 临港石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和路径探究.doc
- 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在石油工业中探究和应用.doc
- 丹东地区水稻生长气候条件研究.doc
- 丹凤县武关河武关镇段堤防工程设计浅谈.doc
- 丹参活性成分现代中药药理探究进展.doc
- 临贺故城装饰符号在视觉设计中应用.doc
- 丹麦中学数学和科学跨学科教学启示.doc
- 为DLP拼墙打开一道通往更多可能大门.doc
- 为了蛋白肌 全方位去斑防斑攻略.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