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吴冠中墨彩画和波洛克绘画相似中见不同.doc

从吴冠中墨彩画和波洛克绘画相似中见不同.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吴冠中墨彩画和波洛克绘画相似中见不同

从吴冠中墨彩画和波洛克绘画相似中见不同   摘 要:吴冠中先生的墨彩画中有些抽象的创作与美国画家波洛克作品从外在形式上看有些类似,而吴冠中先生解释,他与波洛克的作品并无联系,没有受到波洛克的影响。同时,这两种画给人也是两种不同的感受。那么为何看似相像的画为何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认识。本文将从两者画面的表现手法、表现空间等方面分析论述,展现两种形式相近的绘画作品背后的艺术文化根源。 关键词:吴冠中;波洛克;墨彩画;绘画空间 画家吴冠中先生创作过大量的墨彩画,从形式上不得不让人联想起波洛克的绘画风格。本文所论述的墨彩画指的是如《流逝》一类的表现绘画,也可以定义为抽象画。在吴冠中《画外文思》中这样解释这幅画:“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年光的流逝看不见,摸不着……似纷乱的雪掠过人间春色,予人苍茫、迷惘之感。不见明显的具象实物,也可以说是抽象的画面。笔者引入这段话是为了将这类墨彩画定义为抽象画找到有力的证据。本文要论述的波洛克绘画是指形式上与《流逝》相似的“滴画”,如《陶醉的森林》,《淡紫色的薄雾》。 两种看似风格极其相似的绘画在创作思想生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根源又在哪里?本文将根据以下几点分析两种形式相同的绘画中各自不同的创作情感。 1 从创作动机看文化根源 吴老的墨彩画是不是可以定义为国画,至今还有不少人争论,也有说是“新国画”,不管怎样他的画最终被收录入《当代中国画全集山水卷》。同中国古代大师一样他提倡写生,我们可以从他的画中看出从形象到抽象的过度,《小鸟天堂》、《春潮》、《点线迎春》,都可以看到具象的形体,画家将自己对对象形体的感受提炼并真实的表达出来。吴老的创作是对生活阅历的一种提炼,而非突发奇想没有创作根源的创新,波洛克却不一样,作品中有很多以《作品8号》这样来命名。我们看以想象作者在画面中想表达的思想并不明确,虽然他起初的画面中也摆脱不掉被人束缚,但在后来的作品中已经很难找到具象的元素,画家的创新正如吴老所说,冲动是一种情感宣泄。 吴老在江浙长大,年少时热爱绘画选择了艺术道路,受到过正规的中西方绘画的教育。在国内时热衷于临摹石涛、八大等人的画,即使在逃避战火的艰难岁月里也依然坚持。出国留学也使他对西方传统绘画和现在绘画有很深厚的了解,吴老是一位贯通中西的绘画大师,在他的油画中能见到中国画的线,在国画中能见到油画中的形与色,创作出了有鲜明中国色彩的油画和焕然一新的国画,这源于吴老深深地爱国情怀和国画美学。 2 形式相似中见不同 从两者画面中看到组成画面的都是抽象的点、线和零碎的色块。两人的创作都不是随意挥洒的,吴冠中的墨彩画遵循着中国画的绘画理念,波洛克的绘画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随意挥洒,波洛克工作方法最常见的误会是以为他的滴画是一次完成。恰恰相反,他习惯于分阶段工作。对他来说,中断一件作品是很常见的,因为这使他有时间思考下一步怎么做。虽然两位大师绘画中用了同样的元素表现,同样对创作有着深沉的思考。但是两者的点、线、色块、甚至绘画空间都深受两种文化的影响,特别是线与空间。 (1)惜墨如金、笔墨等于零。中国传统绘画中强调惜墨如金,在画面上不会出现一点多余的对画面无用的墨色,这对于画面是一种极大地破坏,这正是吴冠中先生说的“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能做到惜墨如金是因为作画者在作画之前就已经胸有成竹,向心中所想之画境推进。而波洛克在创作中经常停下来思考更改最初的想法,油画的特性使得画家可以覆盖掉画面多余的色彩以达到想要的效果,也就使得油画的创作中的思维和方法种种方面与国画的不同。 (2)两种不同的线。我们在两种画中都能看到看似杂乱却有着生命气息的艺术线条,而这两种线条相似却又有着根本的不同。相似在于两者在画面上同样醒目,贯穿了整个画面的主体空间,让人印象深刻。而两者的不同在于这两种线技法和精神空间上。波洛克在画面上滴撒颜料油漆,用木棒、小桶、旧的油画笔来作画,为创造出脑海里设计出的构图效果反复的修改最初的设想。可见波洛克的线条色块都是顺序而来并不遵循什么艺术或文化理念的。画面在于追求一种单纯的多维空间,但这种创新缺少一种文化历史的填充,使人耳目一新却没有情感的追溯。 吴冠中先生则受到中国画的影响,又曾受教于国画创新的先驱林风眠先生,但吴冠中追寻的更远。吴冠中一向推崇古代绘画大师在画面中的真情流露。国画用线遵循书法用笔,讲究气韵、虚实、浓淡、富有宇宙生命之气,或是遒劲奔放变化丰富或是行云流水般飘洒自如,颜精柳骨笔笔入画,好似先祖造人般在孕育宇宙之新生。吴冠中的墨色画中线条正是如此,起笔收笔之顿挫,飞白或是苍劲或是飘逸,点墨色彩浓淡、虚实,抽象中见远山、初春新柳、溪水桃花、隐士之草庐、雅士之兰亭,带有浓重的中国画情感空间。飞梭的线条、墨、色与留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