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报纸变化谈新闻报道改变和文风转变
从报纸变化谈新闻报道改变和文风转变 摘 要:在当前的媒体激烈竞争的格局中,新闻报道要发挥强的作用,应努力改进传播方法,转变文风,扭转格局,提升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关键词:新闻报道;文风;改变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新闻报道文风虽有了可喜的变化, 但与广大受众的要求相比, 与新形势的市场经济要求相比,差距很大。新闻报道只有推进全方位改革同时, 深化新闻报道方法及文风的改革,努力贴近社会与人民群众生活, 关注读者要求,更好地引导舆论重任,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生存状况和社会的公益问题中,才能吸引广大读者立于不败之地。就目前而言, 新闻报道方法及文风转变觅待通过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
一、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变化
时下媒介市场过剩,竞争压力大, 受众开始自主地对媒体进行选择,并且受众已成为信息的提供者、传播者,而不只是单纯信息接受者。报纸的新闻报道活动在大环境下有了新的变化。
1. 传播主体的变化
以往新闻报道被传统报纸媒体主导,信源主要是政府机构、企业组织及社会团体,通讯员与新闻工作者职能为制作、采集新闻报纸信息,数量上对于民间信息采用率较低。随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变迁,具有越来越多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的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如数字电视、车载电视、楼宇电梯广告、手机短信、手机电视、播客等,普通民众因新媒体出现获得了参与新闻传播的机会。博客从个人步入大众传媒,普通公民的言论增加。开创了与传统报纸不同的传播方式,人际传播的性质得到凸显和强化,传播的媒介形态日趋丰富,而传播行为日趋自由。
2. 报道形态的变化
当前报纸报道发展趋势多样化,打破了以往传统报道的刻板性和单一性。总体看,报纸报道在量和质两个层次上发生着变化。质的层次上:报纸文笔和风格显现多样灵活, 向个性化发展, 评论与报道并行,成为风气, 多为访谈、报道、读者反馈和记者评论相融。量的层次上:报纸版页面上明显增加了评论的比重, 有些报纸像《经济观察报》、《工人日报》、《南方日报》、《上海青年报》等设立了专版评论, 多种方式的报道在这些版面里有机结合,以形成报纸风格的特色言论。上述报道风格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平民化、便捷性、互动性。此变化反映了报纸传媒报道对当前环境的适应性的调整发展。
3. 传播方式的变化
媒体随技术的进步融合功能增强,发布新闻的方法多样化,从当前的状况看,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形态已开始融合,正以新的不同于传统媒体的面目出现。更多的报纸采用多媒体方式在多种终端介质上实现听、读、写、说等手段的组合及选择,使报纸新闻传播方式表现出更加人性化、更加便捷的特点。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行为也许能启发我们在这方面的思考。2006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北大方正集团合作,开发出一种新的电子报纸形式,即在我们常见的电子报纸的基础上增加“朗读”功能。读者打开任意版面的任何一篇文章,只要点击“朗读”,便能“听”到新闻。这样的方法,让可视化的信息变得视听兼备,这不仅为天生眼功能障碍的盲人给予细心周到的人文关怀,还为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人交互调节视听器官、缓解疲劳,更不用说如此多样化的信息内容与丰富的传递手段还为我们营造了美妙的生活场和情境场。
二、新闻报道深入推进传播与改变文风的策略
1.深度开掘新闻事实, 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报纸、广播、电视分别受其特定表现形式的束缚而只能为受众提供单一的文字、音频或视频,因版面和时间的限制,其传送的信息量也很有限,而因特网上的信息却具有海量的特点,且品种繁多,容量巨大,报纸化身其中如同一个巨大的信息超市,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通过运用文字处理、图像编辑、视频编辑、动画制作等软件,在网页后台的操作下,网上新闻可以进行多媒体写作,最终呈现声音、画面、文字的一体性,再加上超链接功能的应用,最终使信息的表达形式达到异常丰富的效果。多媒体和超文本给我们的新闻写作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写作方式更加客观,从多维的角度和用多种表现手法对新闻进行全方位的报道,让记者编辑调动种种感官全方位地进行感受和领悟新闻事实,让网民调动各种感官去理解和接受新闻。按照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这种新的媒介技术方式的出现将改变人们的感受平衡,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广泛的影响。
2. 在新闻生产流程中形成改文风机制
(1)形成“市场倒逼采编”的内容生产机制。文风源于新闻生产机制的土壤。要将受众意识、产品意识、市场意识融入新闻生产流程,优化、重塑新闻信息采编流程和发布模式,形成“市场倒逼采编”的内容生产机制,提升新闻信息采集、编辑、发布等各环节的交互性,促进文风的动态生成、更新。议题设置上,要在工作重点、社会热点和受众看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21.13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椹.docx VIP
- 合肥南站枢纽方案.pdf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司年度颁奖晚会主持词与公司年终工作总结2合集.doc VIP
- GB/T 27726-2011_热塑性塑料阀门压力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 医学生全国水平测试题库.pdf
- 2025年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第十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课件.ppt VIP
-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pptx VIP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精要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