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接受美学看《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文化翻译
从接受美学看《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文化翻译 接受美学认为绝对的意义是不存在的,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实现,读者的地位不可忽视,并且在翻译中绝对的对等是不可能的。因此,作为童话故事的主要读者,孩子的地位得到充分的认可。优秀的童话译者,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原文中所体现的地理、历史、文化和传统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对儿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儿童的生理、心理、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换句话说,童话译者必须确保译作为孩子们所接受并喜欢。
因此,在童话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始终以童话故事的读者――儿童为中心,从孩子的视角欣赏原作,从而实现第一个“视界融合”,即译者和原作的沟通。为实现第二个“视界融合”――译本和目标读者的沟通,译者应起到桥梁和媒介的作用,重视儿童的阅读需求。并且,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应以儿童读者为中心。
而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还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对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选取《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三个中译本,其中,赵元任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策略,一方面为了迎合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时代的局限。例如,他将“housemaid”,“fairytales”,“yer honour”,“you coward”and “curtsey”分别译为“丫头”,“仙人传”,“老爷”,“贱奴才”和“请安”,这是旧中国时期的一些用法,为那个时代的儿童所熟知。但是对于现在的读者尤其是孩子,就有些陌生了。再如,在第二章中,赵元任将“Christmas”译为“过年”,目的是为了使它更容易被那个时代的儿童读者所接受,因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几乎无人知晓西方的圣诞节。然而,“视界期待”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时代在变迁,文化在融合,很多中国人也开始庆祝西方的圣诞节。因此,当今的中国儿童对于“圣诞节”没有丝毫的陌生,可以直译。此外,今天的孩子可以通过电视机、收音机、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异域文化,所获取的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孩子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可以从另一种文化中获取愉快的经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新的术语或表达。因此,在文化元素的翻译中,异化更胜一筹,能更好地开阔孩子的视野。
吴钧陶的版本中用了异化加脚注。何文安,李尚武在译本也采用了异化,并且试图将注解自然地融入行文中。选择归化或异化策略终究还是取决于孩子的接受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个译本都遵循了这一点。译者始终以儿童读者为中心,译本力求符合孩子的审美和理解力。读者在文本意义的实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本只有被读者所接受和理解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三个版本在文化元素的翻译中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
一、名字
原著中很多专有名词是由首字母大写得来的,比如:the White Rabbit,the Duchess,the Mouse, Cheshire―Cats,the Hatter,the March Hare,the Crab,the Magpie,the Canary,the Cat,the Dormouse,the Duck and the Dodo,the Lory and the Eaglet,等等。分别译做“白兔子”,“公爵夫人”,“老鼠”,“赤县的猫”,“帽匠”,“三月兔”等。其中,“赤县的猫”和“三月兔”听起来很陌生,中国的读者会疑惑究竟是什么样的猫和兔子。原著中的Ches-hire-Cat指的是一种奶酪,包装上印有一只咧嘴笑的猫,谚语“togrin like a Cheshire Cat”就来源于此。这种谐趣是没法译出的。赵元任先生为了押头韵,将“Cheshire-Cats”译为“歙县猫”,但是这种译法会误导读者,以为英国也有个“歙县”(在安徽省)。所以这里采用直译更妥当。而“三月兔”则跟另一则谚语有关“as mad as a March Hare”,因为三月是兔子的发情期,这期间兔子会变得焦躁不安。这层含义对于理解原文并无影响,因此可以忽略,采用直译。
原著第四章提到两个名字:Pat和Bill.俩人都是白兔家的工人。比尔是只小蜥蜴,他的工人身份体现在他的语言中,而中文中的“比尔”只是男孩的名字,没法体现他的身份。
Pat和Bill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但书中没有交代他是什么动物。“Pat”是典型的爱尔兰男子的名字,这层含义体现在他的爱尔兰方言中:
“Sure then Im here! Digging for apples.yer honou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21.13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椹.docx VIP
- 合肥南站枢纽方案.pdf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司年度颁奖晚会主持词与公司年终工作总结2合集.doc VIP
- GB/T 27726-2011_热塑性塑料阀门压力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 医学生全国水平测试题库.pdf
- 2025年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第十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课件.ppt VIP
-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pptx VIP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精要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