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听潮》课件 鄂教版
本文通过讲述作者和他的妻子在海边“佛国”观赏海景的一段经历,描写了涨潮前、涨潮时、高潮时海景的变化,歌颂了大海的雄壮美和它的伟大力量,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怀。 * 由于月球和太阳引力的作用。引起海水水面周期性的升降现象,称为潮汐。海面上涨,海水涌上海岸,叫涨潮。海面下降,海水从岸上后退叫落潮。世界上大多数地方的海水每昼夜都有两次涨落现象,白天海水涨的现象称“潮”,晚间海水上涨的现象称“汐”。 听 潮 1关于作者: 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本文原载1934年9月1日《中学生》第47号,后收入《驴子和骡子》。据作者夫人覃英谈:“鲁彦是现实主义作家,他正是带着由于时势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寻常的心情来到四面环海的普陀山。作者面对澎湃的海潮,耳为所感,心为所动,海潮与心潮并起……” 1928年,鲁彦到南京国民政府国际宣传科搞世界语翻译。对于蒋介石的种种倒行逆施,他十分不满。当济南发生一起惨案时,他如实地向世界作报道,触怒了国民党政府,被撤了职。后来,当局要他搞书报检查,他不干,于1929年夏跑到上海,先是失业,后是教书,并由此开始专业文艺创作。这一年,他和夫人到浙江普陀山度暑假。鲁彦正是带着由于时势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寻常的心情来到那里,面对澎湃的海潮,耳为所感,心为所动,海潮与心潮并起,于是写出《听潮的故事》这篇优秀的作品。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听潮,第二部分写听潮引出的故事如和尚崇洋媚外等,反映了世态炎凉。课文是原文的第一部分。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写大海的壮阔图景及自己富有哲理的思考,抒发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希望人类应像大海一样有着博大的胸怀,极强的生命力,并像大海一样纯真,表现了作者对大海与人生的理解。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写海的美丽图景。 第二部分(3、4),写大海引起的联想。 第三部分(5、6),写面对大海的沉思,抒发了作者对大海博大精深、包罗万物以自己为独特的魅力赐予人类新生与活力的赞叹之情。 写作方法 1.跨越时空的联想 本文的成功首先体现在思想的魅力。课文取名为“海思”,着重点应在“思”上。面对大海,多数人可能也会想到赞美海的壮美,可是谁会想到由海的博大联想至海的包容力?从海底世界的神秘到海所融会的世间的水,从自然界的水循环到跨越时空的对历史和文明的包容。从这里,我们读到了一个学者独特的感受力,面朝大海,普通人呼吸到的是海潮,而作者呼吸到的却是海魂。这种跨越时空的联想使人感受到的是有生命力的海。更为奇特的是感受着海浪对船的颠簸,竟使作者联想到大海就像生命的摇篮,更像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人们对大海的依恋正是一种心灵的回归,大海以自己独特的魅力赐予人类新生与活力。作者的联想与沉思使文章的主题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大气磅礴的语言 文章吸引人的还有它气势磅礴的语言,能让人的精神为之一爽。比如:“本来,地球上并没有生命,是大海这个母亲,她亿万年来哼着歌儿,不知疲倦的摇着,摇着,摇出了浮游生物,摇出了鱼类,又摇出了两栖动物,脊椎动物,直到有猴、有猿、有人。”“科学家说,物质是不灭的,那么捧起一掬海水,这里该有属于大禹那个时代的氢,也该有哥伦布呼吸过的氧。”“那清风碧波,像是从天上,从地下,从四面八方,从我的五脏六腑间一起涌过。”无论是写景,还是由景致产生的联想,都显得特别的大气。品读这样的语言,让人的眼界变得开阔,胸襟变得恢宏。生活中的点滴不如意又算得了什么?人的心灵在接受着洗礼。 3.生机盎然的景物描写 文章的第二段描写了大海波澜壮阔的场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大海雄壮的美。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大海里,我们看到了水构成的天与地,时起时伏的波、星星点点的雨、湿湿蒙蒙的雾,构成了这个庞大的世界。天边垂下的波涛、地心里泛起的浪花,像大军、像野马、像棉垛……作者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感官,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各方面。人手,将海的壮美浓墨泼洒,极尽描绘之能事。特别是描写站在礁石上感受海风、拇浪的洗礼这一段,作者已将心这一特殊感官与大海融为一体。为了将景致表现得更为真切,作者大量运用了修辞手法。如:“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年中考英语山东省日照市一模卷(word版,有答案).doc
- 2014年中考英语吉林省九台市四模卷.doc
- 2014年中考英语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二模试卷.doc
- 2014年中考英语广东省珠海市一模试卷.doc
- 2014届新版九年级英语Unit 8复习课件.ppt
- 2014年中考英语广州市南沙区一模试卷.doc
- 2014年中考英语广西平南县三模卷(word版,有答案).doc
- 2014年中考英语广西贵港港南区二模卷(word版,有答案).doc
- 2014年中考英语山东省宁阳县一模试卷.doc
- 2014年中考英语无锡市南长区一模试卷.doc
-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海洋忧思录》课件 鄂教版.ppt
-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 鄂教版.ppt
-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斗鲨》课件 冀教版.ppt
-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43课《稀粥南北味》课件 上海版(五四制).ppt
-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课件 冀教版.ppt
-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清塘荷韵》课件 冀教版.ppt
-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桃花源记》课件 新人教版.ppt
-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紫藤萝瀑布》课件 冀教版.ppt
-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课件 鄂教版.ppt
-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核舟记》课件 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