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肖邦夜曲作品(Op.27No.2)看演奏中的速度弹性与节奏伸缩现象——基于帕赫曼、鲁宾斯坦、傅聪、巴伦博伊姆和郎朗录音的可视化分析.pdfVIP

从肖邦夜曲作品(Op.27No.2)看演奏中的速度弹性与节奏伸缩现象——基于帕赫曼、鲁宾斯坦、傅聪、巴伦博伊姆和郎朗录音的可视化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钟(中国 ·武汉音乐学院学~)2olo年第3期 HUANGZH0NG(Journa1ofWuhanConservatoryofMusic,China) 文章编号 :1003—7721(2010)03--0172一O8 杨 健 从 肖邦夜 曲作品(Op.27No.2)看演奏 中的 速度弹性与节奏伸缩现象 基于帕赫曼、鲁宾斯坦、傅聪、巴伦博伊姆和郎朗录音的可视化分析 摘 要 :以肖邦降D大调夜 曲作 品27之2为例,通过对 2O世纪上半 叶到 21世纪初 的代表录音进 行全方位 的计算机可视化分析表 明:各个尺度上的速度弹性和局部节奏伸缩普遍存在于各个时期、每一 位演奏者的每一次演奏 中,这种弹性伸缩在程度上具有随时代而变迁 的风格化差异与演奏最终形成 的 整体艺术效果密切相关。 关键词 :肖邦 ;夜 曲;速度弹性;节奏伸缩;演奏风格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l003—7721.2010.03.018 引 言 在谈到演奏中的速度弹性和节奏伸缩 问题时,很多文献都会不断引用和转述 “左手保持严格速度,右手 不受约束的自由歌唱”之类在莫扎特、肖邦、李斯特等人的金El玉言中被传得神乎其神的著名言论。本文以 肖邦降D大调夜 曲作品27之 2为个案,通过对 2O世纪上半叶到 21世纪初的代表录音 (表 1)进行全方位的 计算机可视化分析 ,将确凿无疑 的表 明,上述这种美好 的想法是完全不符合实际的:各个尺度上 的速度弹性 和局部节奏伸缩现象普遍地存在于各个时期、每一位演奏者的每一次演奏中,这种弹性伸缩在程度上具有随 时代而变迁的风格化差异,且这些微妙的跌宕起伏与演奏最终形成的整体艺术效果密切相关。 表 1 本文涉及 的肖邦 降D大调夜 曲作品27之2的录音版本 演奏者 生卒年月 录音年代 出版公司与编号 帕赫曼 ,V. 1848——1933 1925 Ar]oiter 鲁宾斯坦,A. 1887——1982 1965 RCAVictorRedSeal63049 傅聪 1934— 1978 SonyEssentialClassics 巴伦博伊姆 ,D. 1942—— 1981 DGDouble453022 郎朗 1982—— 2003 DGDVDLiveAtCarnegieHall 一 . 宏观速度布局与整体艺术构思 从宏观速度布局来看 (图1),最引人注 目的是帕赫曼 /1925版的整体偏快 ,特别是他对于尾声的处理相 当仓促,这可能与当时的录音条件限制有关——78转唱片的单面录音时间是4分半钟,而帕赫曼的录音已经 达到 了4分 33秒 的极限。此外 ,他在各个结构单元上 的速度起伏 比其它几个版本都要夸张得多(如果不是 作者简介 :杨健(1979~),男,文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南京210013)。 收稿 日期 :2OlO—o2-1o 杨 健 :从 肖邦 夜曲作 品(Op.27No.2)看演奏 中的速度 弹性与节奏伸缩 现象 l73 录音时间的限制 ,也许会更加 出格),处理上也 比较直接和 明确 ,强调戏剧性对 比和 内在张力 。如果对照乐 谱,会发现这些速度起伏与乐曲的曲式结构相当吻合,大的结构框架 (A1+A2+A3+Coda,1—26—46—62— 77小节)十分明显,包括乐句、乐段的划分布局 以及高潮的铺垫、推动和消退等都能看得非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