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砂贝母传粉生物学探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梭砂贝母传粉生物学探究

梭砂贝母传粉生物学探究   [收稿日期] 2013-10-30 [基金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3Y196);中国科学院“西部学院”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博士项目(2014312D11015) [通信作者] *宋波,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资源与进化生态学方面的研究,E-mail:songbo@mail.rib.ac.cn [摘要] 为了探明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的繁殖特性,对其传粉生态学进行了观察和实验。结果表明,梭砂贝母套袋后也能结实(11%),但远低于自然条件下的结实率(87%),说明梭砂贝母的传粉过程主要依赖传粉媒介完成。苏氏熊蜂Bombus sushikini是其主要的传粉昆虫,访花频率每朵花为0.003次/min。整个种群的花期长达35 d, 单花的花期为11 d,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可维持9 d,长于已报道的其他贝母属植物。熊蜂传粉和较长的花粉活力与柱头持续能力可能是梭砂贝母在极端恶劣的高山地区维持有性生殖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梭砂贝母;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繁育系统 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系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Fritillaria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青海南部(杂多、囊谦)和西藏(拉萨至亚东)海拔3 800~4 700 m的高山流石滩[1]。梭砂贝母的鳞茎具有润肺散结,止咳化痰的功效,是具有重要价值的藏药植物资源[2]。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当地群众对自然条件下的梭砂贝母进行了无序的采挖,加上全球变化引起流石滩生境片断化[3],其种群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一方面,采取措施保护自然资源;另一方面,进行人工规模化种植,满足市场的药用需求,迫在眉捷。繁殖是研究进化问题的核心,也是研究生物进化问题的关键,所以,弄清楚繁殖特性是开展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前提。然而,由于梭砂贝母分布在高海拔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和交通不便,目前关于梭砂贝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分类[4]、化学成分与活性[5]和组织培养[1]等方面,其繁殖特性迄今未见报道。本试验重点研究梭砂贝母的传粉生物学,揭示该植物的繁殖特性,为今后梭砂贝母的人工规模种植与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点与材料 观察和试验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翁水村瀑勇垭口开展。瀑勇垭口位于青藏高原和横断山的过渡地带(28°24′ N―99°55′ E,海拔4 490 m),气候主要受亚洲季风和青藏高原带来的高原季风的影响,年均温-1.0 ℃,平均最高气温为4.2 ℃,极端最高气温为16.2 ℃,平均最低气温-4.5 ℃,极端低温为-24.5 ℃。年降水量800 mm以上,其中雨季(6月下旬至8月中旬)降水量达375~600 mm,平均风速为3.4 ms-1,其中,5~9月平均风速较小,为2.9~3.1 ms-1[6]。 研究材料为野生梭砂贝母F. delavayi。 1.2 花综合特征 1.2.1 开花过程 随机选取并标记10朵花蕾进行跟踪观察,记录每个花蕾的开花时间和雌雄蕊的发育动态及相对位置,直到花冠完全闭合。 1.2.2 花粉胚珠比例(P/O) 随机摘取10个花蕾固定于FAA中,带回实验室。将每朵花的全部花药置于蒸馏水中,用玻璃棒挤碎并定容于1 mL的离心管中,充分摇匀后用移液枪取出1 μL在显微镜下计数,重复5次,最后计算出每朵花的花粉数目。剖开相同花的子房,在光学显微镜(Olympus BH-2)下统计胚珠数目。每朵花的P/O比用该花的花粉总数除以胚珠数目计算。 1.2.3 花蜜量检测 在梭砂贝母盛花期的晴天,随机选取5朵花,分别在9:00,11:00,13:00,15:00,17:00测量花蜜量。每次测量时,利用毛细玻璃管吸取每朵花所有蜜腺中的花蜜,用游标卡尺测量毛细管内花蜜的长度,最后计算单花花蜜量。 1.3 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检测 花粉活力利用花粉萌发率法检测[7]。在梭砂贝母的盛花期,每天9:00标记刚散粉的花5朵并套袋。10 d后,将所有花的花药分别放置在含有10%的蔗糖溶液的离心管中,待24 h后在光学显微镜下统计花粉的萌发情况。 柱头可授性利用MTT溶液进行检测[8]。每天中午采集处于不同花期的花朵,将其柱头置于盛有MTT溶液的凹面载玻片的凹陷处,若柱头呈现蓝色则表明可授,否则为不可授。 1.4 繁育系统检测 在梭砂贝母的盛花期,随机挑选40朵花蕾进行以下4种处理(每种处理10朵):自然对照,不作任何处理,检测自然条件下的传粉情况;不去雄套袋,检测是否需要传粉者;去雄套袋,检测是否存在无融合生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