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西厢记》中人物假意真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西厢记》中人物假意真情

浅论《西厢记》中人物假意真情   摘 要:崔张的爱情故事是在双重矛盾中展开的,剧中的人物各自具有各自矛盾的心理和两难的处境,因此他们不得不做出许多的假意去掩饰和保护自己以求达到某种目的。这些假意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使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在当时的环境下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性格发展。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作假的情节,《西厢记》便会失去典型的形象和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假意;真情;斗争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74-03 王实甫《西厢记》“今无来者,后掩来闲”[1],以五本的宏大规模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曲折、痛苦但也充满了幸福、喜悦的爱情故事。在剧中我们可以多次看到作品人物之间的假意试探,这些细节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使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在当时的环境下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性格发展。 一、老夫人的假意真情 老夫人是以封建礼教的维护者的身份出现在作品中的,她是崔张爱情要获得圆满的结局所要突破的主要障碍。当孙飞虎贼兵围寺时,她许下诺言“但有退得贼兵的,将小姐与他为妻”[2]而事后仅“着莺莺作妹妹拜哥哥”,她的反悔正是故事主人公进行反抗的原因,是之后波澜的导火索,也正因为这一反悔她被人看作成了一个满嘴谎言、出尔反尔、“即即是是”的老婆婆,被人评价“在真真假假中表现了她的伪善”[3]。但是,稍微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评价对于老夫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赖婚确实出于真情,但许婚也并非出于假意,无论是赖婚亦是许婚皆是出于她的教养所致,是由社会灌输到她头脑中的道德所迫使他作出的行为。她的假意中包含着处于当时社会中女性的矛盾和无可奈何,是众多原因导致的结果。 首先,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三从四德”强有力地控制着古代女性的行为和思想,它们要求女性遵从父命、夫旨、子意行事,做到为女孝、为妻贤、为母良,并且其一切行为都必须以夫家的利益为天,完全的随从、听从、服从、跟从自己的丈夫。作为先相国崔玉的相国夫人,她无疑应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名媛淑女”,那么这些道德标准更是早已经成为她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成为她思想中根深蒂固的原则。所以,老夫人在许婚与悔婚中的一切矛盾和抉择都是在她“以夫家为天”的既有道德观念的影响下做出来的。 开始当贼兵欲至时她听从莺莺的意见,许婚给退兵者是因为“俺家无犯法之男,再婚之女,怎舍得你献于贼兵,却不辱没了俺家谱”。在当时的情况下许婚与退兵者不仅是保住一家老小的唯一办法,更是保全相府脸面的唯一办法,所以虽然不是出于情愿,但却可以说是出于真意,这一决定是老夫人权衡再三下避重就轻的选择。但是后来当贼兵退却之后,情况有变,将会威胁到她相门家谱的就只有这个“书剑飘零、功名未就”的张生一人了。所以此时她宣布悔婚也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因为三从四德要求她一切都要以夫家的利益为前提。 使得老夫人做出悔婚决定的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她爱着莺莺。在前面老夫人的“老身年六十岁,不为寿夭;孩儿年少,未得从夫,却如之奈何”的不安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女儿的爱。她“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对莺莺“拘束得紧”皆是希望将女儿教养成为一名符合封建礼教的相国千金、大家闺秀,以便使其可以获得“幸福”。虽然她对幸福的理解是有偏差的,是不正确的,但却表现出了她对女儿未来生活的希望。与张生的婚事直接关系到莺莺的幸福她不得不慎重考虑,因为在封建观念中只有门当户对的婚姻才会生活的美满,而此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的张生显然是配不上相府千金的。在对待张生的态度上,有一个情节可以更好的证明在老夫人心中“家门”“家谱”是重于一切的:当老夫人知道张生与莺莺已经是事实上的夫妻的时候,虽然千般怨万般恨,但是还是将莺莺与了那厮,因为“待经官呵,玷污家门”,为了“家门”她放弃了要为女儿寻找的幸福。自己的女儿尚且可以为了夫家的声誉而牺牲,何况其他。 所以,老夫人的行为既是用一个封建家长的思想去为自己的女儿谋幸福,更是在以一个封建相国夫人的身份为她的家族谋福旨。通过这一人物形象,我们应该更多的看到当时社会环境对人的压制,而不是简单的将老夫人的行为理解为“背信弃义”与“狡诈”的表现,也不是简单的对以老夫人为代表的这类人物形象作道德品质上的批判。 二、莺莺的假意真情 莺莺可以算是《西厢记》中作假最多的人物了,“当面的偌多般假意”害的张生饱受煎熬。莺莺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一方面她具有叛逆性,渴望自由的爱情,渴望冲破礼教的束缚,但另一方面她又不能完全摆脱礼教的桎梏。莺莺的假意就是她在对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存在之间激烈斗争的结果。 (一)追求与摆脱 文中的很多情节都向我们表现了莺莺与封建礼教争爱情、争自由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