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生殿》主题之爱情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长生殿》主题之爱情说

论《长生殿》主题之爱情说   摘 要:关于《长生殿》主题,古往今来学术界对它有不同的看法,即便是与洪?同时代的清代作家们也意见不一。有关《长生殿》的主题,大概有五种说法,分别是政治说、爱情说、政治爱情双重主题说、荒淫说和作者因“家难”而发愤著书说。以上观点,都有其各自的道理。但笔者认为,最能概括《长生殿》主题的应该是爱情说。 关键词:《长生殿》 主题 爱情说 一、主题争论情况 (一)政治说 持本说法的学者认为,李杨的爱情是一种政治悲剧。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造成了国家困顿,民不聊生。“从形式上看似乎是转写钗盒情缘,但他骨子里的思想未变,他当年的创作意图基本上也未真变,这就使《长生殿》从内容到思想变成好像是多中心、多主题的东西,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只不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① (二)爱情说 《长神殿》五十?中,描写爱情的占全书四分之三之多。“当洪?处理材料时,却经过了一番选择和整理。他把全戏的主要情节――杨玉环和李隆基的恋爱,用正面事实的描写表现出来,把他们之间的爱情表现得异常诚笃,写出了杨玉环的痴情和李隆基的钟情。”② (三)政治爱情双重主题说 此说法认为,政治悲剧是全书的主题,而爱情则是副主题。他们的爱情悲剧是由于政治因素所导致,表达了一种平等、专一、永久的爱情追求。“是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巨大的思想意义的剧作。同时,作者也曲折地反映了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平等、专一的爱情理想,这是剧作不可分割、不可忽视的副主题。”③ (四)荒淫说 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长生殿》通过描写李杨爱情主要表现了统治阶级的荒淫、腐败,给广大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五)“家难”发愤著书说 因本书作者洪?遭遇“家难”,为了抒发内心的不平而著书,所以,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就有了偏离,不知其是讽喻抑或是歌颂。 二、爱情主题分析 (一)死之前 李隆基作为一代帝王,在心理上会有优越感,他的妃子应是奇美的。第三十八?《弹词》中写道“那娘娘生得来仙姿佚貌。真个是花输双颊柳输腰,比昭君增妍丽,较西子倍风标,似观音飞来海峤,恍嫦娥偷离碧霄。”但唐明皇并不只是看上了杨玉环的外表,最能体现他们爱情真挚的是他们之间的矛盾。 1.与虢国夫人 李杨去游曲江,杨玉环的三位姐妹同游,可游玩后,杨玉环却忽然先自回宫,李隆基过一日才回。李隆基放不下杨玉环,可又不好屈膝求他的妃子。杨玉环走后,李隆基“纵有天上琼浆,海外珍馐知他甚般滋味”,“寡人已经放出,怎好召还”?如果李隆基花心,只爱杨玉环的外表,则不会有此言语。再看杨玉环,高力士召其回宫。因为她生性任性,便遣高力士将自己的头发带给皇上。“此生此世,不再睹天颜!谨献此发,以表依恋。”她虽表面如此,可内心却甚是失落。“一身之外,皆君所赐,算只有泪千行,作珍珠乱滚;又难穿成金缕,把雕盘进。”从这里,我们看到一个女人失落的心。但二人相聚后,李隆基喜,杨玉环“重赌圣颜,死亦瞑目”。 2.与梅妃 李隆基也甚爱梅妃,只是因有杨玉环而将她迁至阳宫东楼,一日忽然拖疾,宿于翠华西?。杨玉环觉察,便去寻找。在这里,我们看到杨玉环的嫉妒和心计。“江采?,非是我容不得你,只怕我容了你,你就容不得我也!”李隆基也左右为难,“这门还是开也不开?且教梅妃在夹幕中,暂躲片时吧”。李隆基作为君王,他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可他为什么这么做了呢?“寡人除了妃子,还有甚意中人?”“情双好,情双好,纵百岁犹嫌少。怎说到,怎说到,平白地分开了。总朕错,总朕错,请莫恼,请莫恼。”李隆基一再认错,我们难道不能感觉到他的真心吗? (二)死之时 美人误国,谎言千遍既成真理。一代君王,保得住还是保不住自己的江山,全在于他自己的用人策略。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大将无力阻退叛军,便为了安军心,杀死杨玉环。“国忠虽诛,贵妃尚在。不杀贵妃,誓不扈驾。”在这,笔者不禁要反问了,即便是杨玉环死了,军心就定了吗?杨玉环舍身保社稷,“今事危急,望赐自尽,以定军心。陛下得安稳至蜀,妾虽死犹生也”。我们看到了杨玉环的深明大义。书中杨玉环死之前的嘱托也催人泪下。“高力士,圣上春秋已高,我死之后,只有你是旧人,能体圣意,须索小心奉侍。再为我转奏皇上,今后休要念我了。”关于杨玉环的死,前文中也早有铺垫。二十二?《密誓》中,两人定下誓言后,杨玉环落泪道:“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若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李隆基和杨玉环注定了要遭劫难,但如果他们的情,感天动地,便可重圆。“只是他两人劫难将至,免不得生离死别。若果后来不背今盟,决当为之绾合。” (三)死之后 前文已经说过,如果他们俩不背盟约,便可重逢,但已死之人,如何和生之人团聚?本书所写,杨玉环本是蓬莱仙子,因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