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周作人现代儿童观和凌叔华儿童题材创作
论周作人现代儿童观和凌叔华儿童题材创作 摘 要:周作人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理论巨匠,对于现代儿童观的确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儿童为本位”的观念对儿童文学的创作影响巨大。作为周作人的学生,凌叔华也创作了众多儿童题材作品。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现代儿童观的确立过程,分析凌叔华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对现代文学发现儿童的特殊作用,并通过介绍凌叔华儿童题材创作的特点,发现凌叔华儿童题材小说创作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现代儿童观;凌叔华;儿童题材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011-02
一、“以儿童为本位”现代儿童观的生成
在古代,儿童被作为成人的附庸而存在,尊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人的主体性淹没在伦理纲常的窠臼,儿童更是受父权的长期压抑。而到了晚清,民族危机引发的社会启蒙运动让儿童开始进入有识之士的启蒙关注视野,儿童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浮出地表,但这种出于社会责任和民族危亡考虑而给予儿童的关注,实质上也只不过把儿童作为“成人生活的预备”,把儿童视作未来中国的希冀,而缺少对儿童独立精神个体、自身趣味和生命特质的认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儿童观。这种情况持续到五四运动,才有了根本的改变。
五四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打出“打倒孔家店”的旗号,对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人”的解放和个性精神成了时代的兴奋点。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就有一篇名为《青年论》的译文,提出“儿童者成人之根基也”的观点,已经流露出些许儿童崇拜的思想,到周作人《人的文学》在第五卷第六号发表,现代儿童观才真正从启蒙者的潜意识中浮现。周作人在文中阐述了西方发现人、妇女和儿童的历史,并提出了“祖先为子孙而生存”、“子孙崇拜”的观念,初步形成了“孩子本位”的儿童观。而鲁迅随后发表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将“子孙崇拜”生发为“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从进化论的角度肯定新生命。1920年10月26日,周作人做了题为《儿童的文学》的演讲,这在现代儿童观的形成上是里程碑式的事件,这篇演讲后来也发表于《新青年》第八卷第四号。周作人肯定了儿童的人生权利,并强调儿童的“独立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年龄分期观念的提出,更是前无古人。至此,以儿童为本位的现代儿童观算是比较系统的确立了。
“以儿童为本位”的现代儿童观的确立使得现代文学有了新的描写对象和题材,而儿童文学作品创作和理论倡导作为一个体现儿童本位的活动也得到大力发展,像郭沫若、郑振铎、叶圣陶、丰子恺等一些文学巨匠都纷纷撰文,此外当时的先进报刊如《晨报副刊》、《创造周刊》、《新潮》、《每周评论》等也都发表了大量关于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的作品,文学创作出现了一大批以儿童视角叙述的作品,塑造了许多具有独立特质的鲜活儿童形象,并能借鉴儿童文学的文体形式和精神内核以及儿童的思维模式进行创作。
二、女性作家凌叔华之于儿童题材作品创作
周作人“儿童本位”文学观的形成,使得以儿童题材或者儿童视角创作的作品大量出现,以凌叔华、冰心为代表的女作家,开始以对文学的主动投入来实践女性在孕育生命、维系生命过程中所蓄积的“女性精神”。这种“女性精神”就是源自人类心灵深处的对生命本真体验和相蕴相成的“唯爱”精神。①它是人类在告别荒蛮、迈向历史的文明进程中由“母爱”构面的文化基因凝结而成, 是在感性和现实生活层面上对母爱的延伸与整合。它在不断地延续过程中逐渐表现为对真、善、美的艺术追求。当女作家们将这种“女性精神”投注到儿童文学的机体中时就宣告了中国女性从此不再隔绝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之外。
周作人作为儿童文学理论的集大成者,曾经认为从事儿童文学的人需要严格要求,他们应当是“对儿童有爱与理解的人”,他特别热望知识妇女从事这一工作,因为她们“本于温柔的母性,加上学理的知识与艺术的修养,便能比男子更为胜任”②,作为周作人的学生,凌叔华也曾致信周作人,认为“中国女作家也太少了,所以中国女子思想及生活从来没有叫世界知道的,对于人类贡献来说,未免太不负责任了”,表达了自己从事写作的愿望。而后凌淑华也创作了很多儿童视角的作品,如《凤凰》、《小英》、《搬家》、《一件喜事》等。作品时刻保持儿童视角体察社会的独特之处,没有溢出儿童形象感受的范围,形成一种第三人称限制叙事,这也就消解了上帝叙事般的全知全能,更具有真实感。以儿童视角叙述的世界是成人比较陌生的世界,这对成人作家来说具有独特的魅力,儿童视角作为一种限制叙事视角直接参与了对传统中国文学中的全知全能视角的变革,使得限制叙事成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凌叔华儿童题材小说特色
(一)无父(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让语言、习作成为每节课训练与延伸点.doc
- 让语言美提升中职生审美素质.doc
- 让诵读成为打开语文教学高效钥匙.doc
- 让课后练习成为初中语文复习奠基石.doc
- 让趣味教学进驻C++课堂.doc
- 让身心自由呼吸 让个性充分张扬.doc
- 让问题、思索成为课堂主旋律.doc
- 让集体纪律成为小学生内心渴望.doc
- 议中国古代非常态饮食惯制.doc
- 议事协调机构过去、现在和未来.doc
- 谈频谱音乐的声本质和听本质——以格里塞《塔利亚》为例.docx
- 2025年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推荐.docx
- 学校作文之学校餐厅宣传片解说词.docx
- 2025年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推荐.docx
- 中学“蓝青”工程青年教师汇报课总结与中学一级教师五年总结.docx
- 2025年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