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手稿书信拍卖之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钱钟书手稿书信拍卖之争

钱钟书手稿书信拍卖之争   “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这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已故著名作家钱钟书的遗孀杨绛先生在百岁生日时写下的一句话。然而,这位102岁的老人淡静的生活却被最近接连两起拍卖公告打破。不到一周时间,杨绛先生先后两次对于钱钟书和她的书信被拍卖一事发表声明,强烈反对拍卖书信,甚至将不惜以百岁高龄亲自走上法庭。 一场拍卖会,不仅惹怒了德高望重的杨绛老人,也引发了文物收藏界、文学界、法律界的地震。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是杨绛十分钟爱的英国诗人蓝德的一句诗。现在,这位102岁的老人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权利作出了改变。一场名人书稿拍卖,因受到健在的当事人的强烈反对,而引起各界的强烈关注。 引发杨绛先生动怒的导火索 5月19日,北京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召开“也是集――钱钟书书信手稿”新闻发布会宣布,6月21日将在北京举办一场名为“《也是集》――钱钟书书信手稿专场”的拍卖会。届时,66封钱钟书书信和《也是集》手稿,12封夫人杨绛的书信和《干校六记》手稿,6封女儿钱瑗的书信将集中拍卖。 钱钟书,作家、文学研究家、翻译家。他所写就的长篇小说《围城》广为人知,被书评家评论为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据、最用心经营的小说。钱钟书在文学、国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被推崇者冠以“钱学”,而钱钟书的妻子杨绛同样著作等身,被世人忠称为“先生”,代表作有《干校六记》、《将饮茶》、《洗澡》、《我们仨》等。两人育有一个女儿,名为钱瑗,于1997年病逝。 在女儿和丈夫离世后,杨绛先生深居简出,很少接待来客,生活的重心主要放在整理钱钟书的手稿上。而中贸圣佳这场拍卖会的消息,打乱了这位老人的正常生活。5月21日,杨绛初次作出“此事非常不妥”的回应。 “此事让我很受伤害,极为震惊。我不明白,完全是朋友之间的私人书信,本是最为私密的个人交往,怎么可以公开拍卖?个人隐私、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多年的感情,都可以商品去交易吗?年逾百岁的我,思想上完全无法接受。”5月26日,杨绛先生发布了一封公开声明称:坚决反对拍卖,如果拍卖如期进行,将亲自上法庭维权。 5月29日,国家版权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国家版权局支持著作权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诉求。杨绛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前禁令申请,请求法院责令拍卖公司立即停止公开拍卖、展览、宣传其有侵犯著作权的私人信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中贸圣佳是否坚持拍卖钱钟书信札尚无进展之时,有媒体曝出,三件钱钟书书信将出现在6月3日保利春拍现场。对此,6月2日杨绛先生再次发表《紧急声明》,态度坚决地反对保利拍卖钱钟书和她的三封私人书信,并要求中贸圣佳立即停止将于本月举行的有关拍卖和宣传活动。6月3号,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要求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不得实施侵害钱钟书、杨绛、钱瑗写给李国强的涉案书信手稿著作权的行为。 在杨绛发表紧急声明后,北京保利拍卖公司在官网上声明,涉及钱钟书与杨绛的信件撤拍。而在此时又出状况,保利撤拍的三封钱钟书、杨绛先生私人信件之中,有两件是写给原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魏同贤的,而魏同贤得知此事后称,他作为收信人从未收到过类似信件,给他的信件都是“伪造”。“她是前辈,怎会突然和我叙起家常?”另外,对于钱钟书的信件提到购书一事,魏同贤也表示内容离事实太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七缀集》初版于1985年12月,再版于1988年2月,增订本出版于1994年8月,钱先生却在1997年2月的信中提到购书,时间难符。“我于1994年年初已卸编务,1997年年中正式退休,出版社的具体业务我从不插手,又何来为钱先生代购书籍之事?” 魏同贤还表示,细看被撤拍书信影印件的字迹,与钱先生笔迹大相径庭。钱先生字迹圆润俊秀,书卷气浓厚,但该信却笔力生涩,了无生气,显系画虎不成之作。 这场争议,真可谓是波澜不断。 书稿内容成焦点 这些信札、手稿共110件。其中,有60件钱钟书毛笔书信、6封钢笔书信和2件贺年卡片,13封杨绛钢笔书信和6封女儿钱瑷钢笔书信,主体是钱钟书上世纪80年代与时任香港《广角镜》杂志社总编辑李国强的书信往来,涉及不少对历史和学人的评判。这些信件的写作时间始于1979年12月4日,跨度约有四五年。 因为工作关系,李国强与钱钟书相识于1979年,此后一直是钱钟书一家在海外的重要挚友。直到钱钟书的女儿钱瑗病逝,钱钟书病重,杨绛也始终与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杨绛表示“我当初给你(李国强)书稿只是留念,通信是私人间的事,你为什么要把它们公开?”面对指责,李国强对媒体说,“这件事不是我做的,是我朋友。”但截至目前,他并未透露到底是谁所为,而拍卖公司也同样守口如瓶,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