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通研345单元.ppt

  1. 1、本文档共1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通研345单元

微生物离不开水 小组合作注意的问题 1.先不打开袋子看; 2.小组内分工合作,派一名记录员负责填好观察表; 3.观察的时候在小组内讨论好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你们会想到哪些办法来分辨袋中的物体? 水有形状吗? 象水、醋、牛奶、酱油能流动的称它们为液体 象木块、橡皮和树叶不能流动的分为一类,称为固体 空气单独一类,称为气体 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地球上大部分的水都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 A.固态 B. 液态 C.气态 D.不确定 2.你能用什么方法辨别水和白醋( )★★★【可多选】 A.闻 B. 看 C.摸 D.尝 5、将下面的物体填入合适的框中(填序号)★★★ ①酱油 ②雪碧 ③饼干 ④豆浆 ⑤白糖 ⑥氧气(常温) ⑦空气 ⑧玻璃 固体 2、 波波、琪琪、方方和冬冬一起到浅海湾划船。他们玩了很久,波波觉得口渴了,伸手勺起海水正想喝,只见琪琪急忙说:“波波,不要喝,海水不能喝!”方方听了,很纳闷,说:“海水很清澈,为啥不能喝呢?” ★★★★ 同学们,大家能解开这个谜吗? 12.改变沉和浮 13 水面的秘密 本课的重难点:水的表面张力,水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课前准备:注射器、滴管、杯子、硬币、大头针、曲别针、叉子、水 教学过程 一、通过游戏活动,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1 杯子里放硬币,怎么样让硬币停在杯子中央。 活动2 水笼头上的那滴水为什么掉不下来。 活动3 小组比赛,数一数哪个小组往盛水的杯子里放曲别针最多。 二 学生猜想,这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 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组成的,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 三水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水黾大水面上行走 荷叶上的水珠 毛细现象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自然现象,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课以毛巾吸水、粉笔吸墨水等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发现问题、猜测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实践应用等活动,亲身体验到科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烧杯(红水)、一次性纸杯、实验盘、粗砂、细砂、餐巾纸、滤纸、木片、棉布条、粉笔、铁丝、铝丝、玻璃管、玻璃棒、塑料管、塑料棒,玻璃片、皮筋等等。 实验二:探究水爬升高低与孔隙大小的关系?? 你敢接受挑战吗? 刚才的实验中,水能沿着玻璃片爬升吗?老师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想让水在玻璃片上爬升,你能做到吗? 毛笔吸墨汁 第四单元 15 天气与生活 教学目标: 经历搜集整理信息资料的过程;能够对大量信息进行搜集、处理;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的重要性。 通过天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实例,使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主动交流自己的资料和想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认识到天气对人类工作及生活的影响;知道在哪些情况下人们最关心天气 教学准备: 活动一:欣赏不同天气下拍摄的美丽图片 17 我的雨量器 怎样知道雨下得有多大呢? 教材分析: 《空气在哪里》这一课是青岛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 “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单元里的第一课,本单元是研究空气成分的第一个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使学生对空气的基本性质有初步认识,能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自主设计实验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为今后深入研究空气的性质、人的呼吸生理和空气的污染与保护等相关知识做好准备。而第一课“空气在哪里”是探究空气的起始课,通过寻找空气,实验探究空气,让学生真切感知到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性质,认识什么是气体。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空气的存在、流动以及空气占据着空间。 学习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法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实验探究,观察交流。 3、利用多种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科学,使课堂活动化和自主化。 学法 1、合作学习 2、探究学习 3、在实验过程中学习 学习准备 21 《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重难点: 本节内容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节,学生已经通过第一节的学习知道了空气无处不在,为这一节课的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打下了基础,因为这节课的实验需要学生事先知道瓶子里有空气。然后通过蜡烛燃烧的实验,让学生体会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探索空气的成分。难点是证明空气的成分,培养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 由于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色透明的气体,学生学起来会比较抽象,但因为空气的无处不在和与我们生活的息息相关,学生会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学中我会采取多做实验的方法,变无色为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