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等级保护解决方案介绍.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软等级保护解决方案介绍

东软概况 公司1991年创立于东北大学 目前,公司注册资金12.44亿元,总资产60亿元,员工数18000人 公司在沈阳、大连、成都、南海、广州、上海、北京、南京建有自己的东软软件园;在中国八个大区设立“虚拟总部”;在11个城市设有研发中心、在40多个城市设有销售和服务网络;在全球多个国家设有分公司; 200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人民币 2007年,东软公司实现收购集团整体上市,跃居成为全球性知名IT企业。 近年来公司在关注产品发展的同时,服务已经成为了公司持续发展与赢利的最大增长点。 东软等级保护能做什么? 提供等级保护服务 ——等保定级、等保差距评估 ——等保解决方案设计、等保整改方案实施 提供等级保护产品 ——防火墙、IDS、IPS、SOC等产品 等级保护差距分析参考标准 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 行业等级保护相关文件 NetEye NISG——全面满足等级保护的要求 硬件高可靠性 高可用性:链路探测功能 同时利用多条链路(不同链路、不同带宽),扩展接入带宽 自动检查链路的健康状况,透明实现链路之间的相互备份,保持业务的连续性 FW5200-X:高性能的万兆安全网关 NetEye IDS 全面的网络监控与检测 强大的攻击检测性能—CVE标准 超过3300条的详实确切的事件描述、受影响平台和解决方案; 入侵规则库兼容CVE和BID标准; 相对应的事件描述中添加相应的CVE和BID编号。 自定义事件 Net EyeIDS为高级用户提供了自定义事件编辑器,用户可根据实际网络环境的需要,定制特定的事件检测方法,使得IDS具备检测某些极端事件的能力。 实时监控系统 连接审计 Net Eye IDS提供了详细的连接审计记录功能,针对某一地址所使用的不同协议可做详细的连接审计,包括源、目地址,源、目端口,连接状态和连接的数据量大小的审计。 应用审计 NetEye IDS提供了强大的应用审计功能,针对常见的应用协议均可做到详细的审计记录,并为事后的报文回放提供原始依据。 实时数据流量 在实时数据流量窗体中可通过折线图查看当前网络中可监听到的网络实时数据流量信息,包括TCP、UDP、ICMP三种协议的数据包数和字节数六种数据流量。 NetEye SOC安全运维平台 * 全面互补的服务团队,安全、网络、体系认证、项目管理 * * * Were going to be looking back a little bit today at some of the announcements we made two years ago at Forum 2000 and talk about the progress weve made in the new architecture that weve sent Microsoft on starting at that point. It was a very bold thing that we did, something that affected all of Microsofts products, and in a sense it was a bet-the-company strategy. Just like our bet on graphics interface or our strategies around the Internet, we needed to make sure that all of our energy was behind a single approach. September of that year 2000 we shipped our enterprise products. Perhaps labeling those .NET products was premature. Some of the key elements were there, the XML support, and weve rolled out additions to those server products and now we have total support for XML and SOAP based capabilities. In some ways you can say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NET products were putting a layer on top of the exi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