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演义》在泰国
摘 要: 最早译介中国古典文学小说的国家是泰国。1802年,泰国国王拉玛一世委托昭帕亚帕康(浑)翻译《三国演义》泰文 版并取名《三国》,由此《三国演义》为泰国上下所广泛接受,一时间全国兴起了“三国热”,成为唯一一本跨文化文学传播的 泰国本土文学名著经典,对泰国人民的思想文化和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论述两百年来《三国演义》在泰国的翻译、 传播、影响及研究。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泰国翻译 影响
查阅《中泰文化交流》可以知道,在西汉平帝时期中国和泰国人民便开始了密切的交流,这种亲密友好关系持续了两千多年之久。在这段时期内,除了基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外,还包括大量的人口迁移,期间有不少中国人选择移居泰国,伴随着人口的迁移,中国的大量文化及传统风俗习惯流入泰国,影响着泰国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并逐渐与泰国本土文化相混合、发展,慢慢形成了兼具泰国及中国文化的独具特色的泰国华人文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根”的意识极为强烈,主要体现在,大量移居泰国的中国华人,为了强化子孙后代“根”的意识而坚持让他们学习汉语,阅读中国书籍,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名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便是其中一部很受欢迎的文学名著,在泰国华人圈可谓“首屈一指”。
中泰两国友好交往历史悠久,交流频繁,文化繁荣。《三国演义》这本书在泰国民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泰文版的《三国》出版于1802年,一经出版就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由此在泰国掀起了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热潮,与此同时促进了泰国文学的发展。
《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它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其次它是一本中国历史演义小说。在泰国,《三国演义》的传入对泰国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其中一点体现在《三国演义》丰富了泰国文学的创作题材,也为后期泰国历史小说家的历史小说创作提供了思路,促进了泰国文学创作的多元化。比如泰国本土的长篇故事诗借鉴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塑造手法及相关的故事情节;以《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为原材料而改编的歌舞在泰国盛行一时,比如《三国》、《岳飞传》等。
一、《三国》对泰国的影响
在中国有一个说法“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泰国有一句俗语“三国看三遍,此人不可交”,这句话与中国的这一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句话明确地表达了一种观点,即《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大部分内容描写了一些计谋多端,甚至狡诈阴险的人,阅读这本书的人很可能受其影响而变得狡黠、诡计多端。然而,尽管如此,仍有很多泰国人阅读《三国演义》,并把它视为文学作品中的瑰宝。泰译版的《三国演义》在泰国极其畅销,其中的故事广为流传,比如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空城计、望梅止渴等,其中的人物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英勇善战的张飞、多疑奸诈的曹操等。由此打开了泰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与历史的大门,加强了中泰两国的历史文化交流,增进了中泰两国人民的友谊。
泰国是一个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信奉佛教的人高达95%,但仍不乏很多居住在泰国的华人表现出对三国人物的极高的崇拜。这一点从随处可见的祠庙可以得到证明――在泰国有大量的把刘备、张飞等三国人物供奉为神明的祠庙,而且这种祠庙很受华人欢迎,每天到这里的人络绎不绝,这就明显受到了中国历史小说的影响。
《三国演义》之所以在泰国如此受欢迎,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三国演义》所体现的思想及观念既区别于泰国本土的思想观念,又与泰国文化相联系,这种区别与联系更具有吸引力,也更易于接受。其中比较突出的像统治者的爱民如子、人与人之间的义气及个人的气节都符合泰国传统的道德标准。
二、《三国》翻译的发展
中国的历史、文学故事很早就为泰国人民所熟知。一般情况下,泰国作家都会先对中国古典小说进行再创造然后供普通大众阅读,由此成为泰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像中国经典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都于十八、十九世纪先后翻译成泰文,在泰国广泛流传。
泰文译本的《三国演义》首次出现于1802年,这要归功于曼谷王朝一世王,他委托财政大臣、大诗人昭帕亚帕康(浑)(Chaophraya PhrakhlangHun)主持翻译《三国演义》。自此以后,中泰两国的交往日益密切,关于《三国演义》的不同版本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丰富了泰国的文化及文学。
由于《三国》不是用通常的翻译方法翻译出来的,因此它便有了不同于一般翻译作品的特点:第一,它虽然是翻译,却不拘泥原文。歌词歌赋、议论被删掉,难译的或泰国人难于理解的,或舍弃或做了改编,采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式的铺叙,保留了原著简洁明快的语言特点;第二,在翻译方法上追求的是故事的有趣,而不是忠实于原文,因此意译多于直译;第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