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_第二课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中石兽_第二课时

《河中石兽》 纪昀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中心内容,把握课文所阐述的事理。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温故知新 1本文选自《 》,作者( )是( )朝人 2翻译:(1)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 但知其一,不知 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 自读课文 思考问题 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概括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四种方法及结果 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说的是在一个庙门口的石兽,掉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故事。 一 在文中找出他们寻找石兽的理由 有什么不同?(用笔画出) 比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写作特点: 再读课文,熟读成诵 积累扩展 积累扩展   1、涉--此指渡过。 2.自--从。 3.遽--急忙,立即。4.契--用刀雕刻。 5.是--这儿。 惑,迷惑,糊涂。 6.坠--掉下。 7.其剑自舟坠于水,其:他的。 8.若--像。 7.求--寻找。 8.止:动词,停止。 9.行:前进。 问题(1)翻译句子。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2)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作者陆游。 刻 舟 求 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iè)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 * * * 一中附属 张修慈 (1)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情况太多了,怎么可以根据某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2总结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结果 寻找的地点 人物 寻找经过 第一种 僧 第二种 僧 顺流而下 第三种 讲学家 原地沙下 第四种 老河兵 求之于上流 果得于数里外 失败 原地水中 不可得 无迹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老河兵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讲学家 以为顺流下矣 寺僧 理由 老河兵的判断为什么是正确的? (常年在河边劳动,了解水、沙、石等自然事物特性,把理论知识和多年经验结合起来分析) 作者由此得出了什么结论?翻译一下。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层层铺垫 描写传神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形容了解的情况不全面 一知半解, 形容知之甚少,理解不深不透。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意思是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知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 *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