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镇涛“学习语言语感教学法”浅论.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洪镇涛“学习语言语感教学法”浅论

洪镇涛“学习语言语感教学法”浅论 湖北/黎水生 武汉六中洪镇涛老师,80年代初提出“变讲堂为学堂”,主张改变语文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做法,认为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90年代初,洪老师又提出“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主张纠正以分析教材为主的语文教学方法,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概括起来,洪镇涛的语文教学思想是:指导学生在“学堂”里“学习语言”。洪老师认为,学习语言的正确途径是指导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直接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学习语言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语感训练。综上所述,称洪镇涛教学法为“学习语言语感教学法”。它由三个部分构成:“学习语言”论;“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过程说;“四步四法七课型”语感教学法。 “学习语言”论 1992年12月19日,洪镇涛老师在武汉市中语会第七次年会上,作了题为《是学习语言,还是研究语言——浅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误区》的发言,亮出了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学习语言”论。自该文1993年5月在《中学语文》上发表后,引发了一场至今仍在继续的“学习语言”讨论,这说明“学习语言”论触及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揭示,因而引起了语文教育界专家学者和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强烈共鸣。 什么是“学习语言”论? “学习语言”论是关于语文教学总的指导思想,即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洪镇涛老师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和审美陶冶都是派生的任务,是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任务,它们决不能脱离学习语言这个根本。离开了语言教育的思想教育,难免是架空了的形式主义的思想教育;离开了语言训练的思维训练,难免是智力游戏式的思维训练;离开了语言品味的审美陶冶,难免是生硬的美学知识的灌输。洪老师指出,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审美陶冶,虽是派生的任务,但也是重要的任务,不可偏废。但“根本任务”和“派生任务”不是平列的姊妹关系,而是包孕的母女关系。学习语言是母体,其他几项是包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 “学习语言”论给语文教学定了位、定了向。它认定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这个认识不是能轻易形成的。由于语文往往会打上社会和时代的烙印,也由于它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语文教学曾有过多种中心说。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学,及“文革”时政文合一的语文教学,曾一度片面强调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文道统一”实际上往往是道第一,文第二。语文教学大兴讲解分析之风与过分强调思想教育不无关系。1956年文学、汉语分科,语文教学受前苏联语文教育的影响,又片面强调语文教学的文学审美教育。出于对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思考,一度出现语文教学以思维训练为中心的观点等等。当然,语文教学强调思想教育、审美陶冶和思维训练都是对的,问题在于它们与语言训练的关系该如何认识,到底以谁为中心,这是长期没有明确答案的。多中心等于无中心,没有中心就会左右摇摆,摇摆不定就会使语文教育蒙受重大损失。可以说,语文教学长期高耗低效、少慢差费,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长期明确不了教什么,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到底是什么。确认语文教学以学习语言为核心,以学习语言为根本任务,用学习语言统摄教学全过程,这是洪镇涛语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它揭示了语文教育的本质。 “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过程说 洪镇涛老师认为,语文课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构建。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在听说读写实践中,感受语言、领悟语言,形成语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洪镇涛强调,“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正确途径。感受,指对语言材料(包括内容和形式,思想和感情)的整体感受,这就不只是认知意义上的,还有情感上的。领悟,主要指对语言运用之妙的妙悟,主要指对思想内容和写作形式的透彻理解。积累,指对文道统一的,内容和形式一体的成块语言的积累,不是指对单纯的孤立的词语的积累。成块的语言的积累,不仅积累了语境中的动态的词语,而且从语言运用的分寸感、和谐感、情趣感方面综合收益,有利于提高语感能力。运用,指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叙事状物,而不是指孤立的语言知识的应用。 “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过程说科学地反映了学习语言的客观规律。从感受到运用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感性习得为主的过程,是学生借助于语言知识切身感悟语言意蕴和语言规律的过程。 刘国正先生说:“获得运用工具的技能,大体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知识为基础,由知识到技能,知识起辅助作用,我认为语言属于后者。”又说:“不难证明,获得语言技能,主要依靠语言实践,对理论知识的依赖是较少的。” 人们常说,学语文主要靠悟,这话不无道理。悟要靠大量的接触语言材料、感受。感受是悟的前提,悟是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