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高留置胃管病人舒适度临床观察
提高留置胃管病人舒适度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减少病人拔管的机率,使病人接受鼻饲,减少静脉补充营养的费用。方法:将108例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为昏迷患者留置胃管;观察组分别从置管流程、固定方法、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改进。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高了置管一次成功率,避免了常规方法导致的误吸、粘膜损伤等并发症,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留置胃管;置管流程;固定方法;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130-01
鼻饲是神经内科常用的治疗手段,留置胃管的舒适度直接影响到患者对鼻饲耐受性,而影响留置胃管舒适度的原因主要有:置管方法、固定方式、心理护理等,我科2011年对置管方法、固定方式及心理护理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治疗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留置胃管108例次,男80例,女28例,年龄56-88岁,意识清病人42例,昏迷病人66例,使用胃管均为国产一次性硅胶管,型号为16号胃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置管流程改进
对照组使用常规为昏迷患者留置胃管的方法,即置入胃管达会厌部(14~16 cm)时,用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使管端沿咽后滑行而入胃内。观察组由护士长及4名置管经验丰富的护理骨干,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分别制定浅昏迷、昏迷伴躁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舌根后坠患者留置胃管操作流程。护士首先评估患者的昏迷情况,然后按照操作流程为患者置入胃管。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
1.2.1.1浅昏迷患者
①评估患者昏迷程度。② 常规置管前准备。③ 按照规范及程序,清洁鼻孔,打开鼻饲包及胃管,常规置入13~15 cm。④ 用手指轻推患者喉头,刺激患者产生吞咽反射,顺势快速置入胃管。⑤确认其在胃内后固定好胃管。
1.2.1.2 昏迷伴躁动患者
①评估患者病情。② 准备常规用物外,另备高枕头2个。③ 双枕直接垫于患者头下,使患者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④ 按照规范及程序,清洁鼻孔,打开鼻饲包及胃管,按常规双手交替快速置入胃管。⑤ 确认其在胃内后固定胃管。
1.2.1.3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昏迷患者 [3]
①评估患者病情。②准备常规用物外,另备导丝1~2根。③胃管内注人少量润滑剂,将导丝置于胃管内到达胃管前端,在胃管口处用胶布固定导丝。④按照规范及程序,清洁鼻孔,打开鼻饲包及胃管,充分润滑胃管后经鼻腔缓慢置人,达到规定长度后将导丝拔出。⑤ 确认其在胃内后固定胃管。
1.2.1.4 昏迷合并舌根后坠患者 [4]
① 评估患者病情。② 准备常规用物外,另备舌钳、开口器、手电筒,选用透明硅塑胃管。③ 按照规范及程序,清洁鼻孔,打开鼻饲包及胃管,置患者于侧卧位。④ 左手持胃管后端,右手持胃管前端,从一侧鼻孔置入约13~ 16cm(口咽部,感到有阻力)。⑤ 助手用舌钳将患者舌头拉出。若患者牙关紧闭,可先用开口器助其开口,再用舌钳将舌头拉出。操作者将胃管置入45~55cm。⑥ 确认其在胃内后固定胃管。[5]
1.2.2固定方法改进
上述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饲管固定法。即一条胶布固定于鼻翼。另一条胶布固定于面颊.结果发现胶布与皮肤之间有缝隙,夏季患者出汗较多时.脸上油脂旺盛,胶布容易松开;冬季气温低,胶布粘性不够,粘不牢易脱落。部分患者对胶布过敏。另外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多有意识障碍,烦躁不安,意外拔管的可能性大。传统鼻饲管固定法影响美观,胶布易被呕吐物污染,每天必须更换胶布。意外拔管和鼻饲管滑脱的概率增加.造成患者二次插管等不必要的痛苦,增加护理工作量,对照组发生鼻饲管部分滑脱12例,意外拔管1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的自制胶布鼻饲管固定法。即将常用的1cm的医用胶布对折,折成0.5cm的长绳状,在鼻饲管鼻孔处打双套结,两侧挂于患者耳后,类似于双腔鼻导管那样[2]。结果发现,此法固定牢固,插入胃管深度始终不变,可以有效防止鼻饲管部分外滑;不影响美观,无须每日更换,减轻护理工作量;患者躁动时不会损伤皮肤,减少意外拔管事件的发生。观察组发生鼻饲管部分滑脱4例,意外拔管l0例。
1.2.3心理护理
胃管的置入给病人带来了身心的痛苦,临床常出现恶心、呕吐、脉搏增快,血压上升等心理紧张及不同程度的恐惧感。这些不良的刺激可影响病人的耐受力,或因留置胃管期间咽喉部于痛不适感导致患者明显的拔管意向,甚至自行拔管而影响治疗。我科对对照组中
文档评论(0)